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文华殿召对·其二》
《文华殿召对·其二》全文
明 / 陈应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旬宣敢附亮天工,丹陛传□拜下风

咨岳繇来盛事,瞻旒谁不羡奇逢。

金门旭日千班紫,王案祥云一朵红。

天语将军储问,挽输死后敢言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羡(bù xiàn)的意思:不嫉妒别人的成功或优点。

敢言(gǎn yán)的意思:指敢于直言不讳,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将军(jiāng jūn)的意思:指军队中的高级指挥官,也可用来形容勇敢、有能力的领导者。

金门(jīn mén)的意思:指权力、财富等非常重要的门槛或关口。

军储(jūn chǔ)的意思:指储备军械、军粮等军事物资。

亮天(liàng tiān)的意思:指天空明亮、晴朗。

盛事(shèng shì)的意思:盛大的事件或庆典

天语(tiān yǔ)的意思:指天上的话语,形容言辞高妙、博大精深。

天工(tiān gōng)的意思:指超凡脱俗的技艺或艺术作品。

挽输(wǎn shū)的意思:挽回比赛中的失利或不利局势。

下风(xià fēng)的意思:处于劣势,不占上风。

祥云(xiáng yún)的意思:指好运降临、吉祥如意的象征。

旭日(xù rì)的意思:旭日指旭日东升,形容日出时太阳初升,光辉耀眼。引申为充满希望和活力的新时代的到来。

旬宣(xún xuān)的意思:指谣言传播迅速,声势浩大。

言功(yán gōng)的意思:

谓陈述功绩。 北周 庾信 《周五帝歌》之二:“敢用明礼,言功上神。”

繇来(yáo lái)的意思:繇来是一个古代的成语,表示事情的发展和结果是不可避免的,无法改变或逃避。

一朵(yī duǒ)的意思:指同类中的一朵,表示在众多相似的事物中突出出众的一份。

拜下风(bài xià fēng)的意思:指在技艺、才能等方面被对手完全压倒或超过,自愧不如。

鉴赏

此诗《文华殿召对(其二)》由明代诗人陈应元所作,描绘了在文华殿接受皇帝召见的情景。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宫廷的庄严与威严,以及诗人面对皇恩时的谦逊与感激之情。

首联“旬宣敢附亮天工,丹陛传□拜下风。”开篇即以“旬宣”点出时间概念,暗示召见的重要性和庄重性。诗人自谦地表示不敢与天工并列,却有幸在丹陛之下接受召见,表达了对皇恩的敬畏与感激。

颔联“咨岳繇来誇盛事,瞻旒谁不羡奇逢。”进一步描绘了召见的盛况,山岳般的壮观景象象征着国家的繁荣昌盛,而诗人则以“瞻旒”(观看皇帝的冠冕)的动作,表达出对这一奇遇的羡慕与向往。

颈联“金门旭日千班紫,王案祥云一朵红。”运用了丰富的意象,金门象征着权力的中心,旭日则寓意着希望与光明,千班紫代表众多官员的朝服,王案上祥云一朵红,则是皇帝权威的象征。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辉煌壮丽的宫廷氛围。

尾联“天语曾将军储问,挽输死后敢言功。”最后两句则转为对皇帝言行的直接描述,天语(皇帝的话语)曾询问过关于储君的问题,诗人在此表达了即使在死后,也不敢夸耀自己的功劳,体现了对皇权的绝对尊重和忠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宫廷生活和皇帝召见场景的描绘,展现了明代宫廷文化的风貌,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皇权的敬畏之心和自我谦逊的态度。

作者介绍

陈应元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启銮喜赋

千官万骑奉龙骧,跸路爻闾扈从忙。

罪首既诛昏墨贼,民心犹戴往黄皇。

神灵拥护华舆稳,父老欢迎麦饭香。

回首南山宫阙峻,定知在莒永无忘。

(0)

六用前韵·其一

噫嘻诸将敢连衡,传檄清奸告四方。

狼角尽除尘尽埽,龙颜重奉日重光。

到今北阙犹朝拱,岂有西邻妄责偿。

汾水秋风太行雨,几人南望感勤王。

(0)

初闻京师义和团事感赋·其一

无端桴鼓扰京师,犹记昌陵鼎盛时。

今日黄天传角道,非徒赤子弄潢池。

冠缨且教宫人战,绣镼还充司隶仪。

昼夜金吾曾不禁,未知盗首定何谁?

(0)

腊月二十四日诏立皇嗣感赋·其四

家居撞坏虑纤儿,天下膏粱百不知。

朝贵预尊天子父,王骄甘作贼人魁。

亢龙守蛰存身日,瘈狗相牙掷骨时。

玉匣缄名黄带盛,承平重忆说雍、熙。

(0)

己亥杂诗·其八十九

蜡余忽梦大同时,酒醒衾寒自叹衰。

与我周旋最亲我,关门带读自家诗。

(0)

己亥杂诗·其五十一

四百由旬道路长,忽逢此老怨津梁。

沈沈睡过三千岁,可识西天有教皇?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刘子翬 熊禾 麹信陵 常楚老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