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园居次韵·其三》
《园居次韵·其三》全文
明 / 钱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光风愁欲尽,摇落叹经旬。

布谷千家雨,梨花小院春。

药铛分佐使槐国君臣

一榻茶烟外,长吟独往身。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布谷(bù gǔ)的意思:形容人说话声音高亢激昂,如同布谷鸟鸣叫。

长吟(cháng yín)的意思:长时间地吟咏诗词或歌曲。

独往(dú wǎng)的意思:独自前行,不依赖他人。

光风(guāng fēng)的意思:指风吹去了云雾,景色明亮清晰。形容天空明朗,景色宜人。

槐国(huái guó)的意思:指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或者一个地方的景象美好。

君臣(jūn chén)的意思:君主与臣子之间的关系,表示君主与臣子应该互相尊重、忠诚。

梨花(lí huā)的意思:梨花是指梨树开花的景象,也用来形容女子的美丽。

小院(xiǎo yuàn)的意思:指小而安静的院子,也比喻寂静的环境或离开喧嚣的地方。

摇落(yáo luò)的意思:指风摇动树木使树叶掉落,比喻事物的变动、衰败。

佐使(zuǒ shǐ)的意思:作为副手或辅佐的人去执行使命或任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园中居所的静谧与自然之美,以及诗人内心的感慨与自省。首句“光风愁欲尽”以“光风”象征美好的时光,却因“愁欲尽”而透露出一丝哀愁,引人思考时光易逝的主题。接着“摇落叹经旬”进一步点明时间的流逝,通过“摇落”这一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季节更迭、时光匆匆的感叹。

“布谷千家雨,梨花小院春”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布谷千家雨”的繁忙与“梨花小院春”的宁静进行对比,营造出一种既热闹又清新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生活的多面性与复杂性。布谷鸟的啼鸣与梨花盛开的画面,不仅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也隐含着对自然界的深刻观察和感悟。

“药铛分佐使,槐国自君臣”则转入对生活细节的描绘,通过“药铛”与“佐使”的比喻,反映了日常生活中对健康与和谐的追求。“槐国自君臣”则可能寓指理想中的和谐社会,或是对人际关系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状态的向往。

最后,“一榻茶烟外,长吟独往身”表达了诗人独自一人在茶香四溢的环境中,通过吟诵诗歌来寻求心灵的慰藉与解脱。这里的“一榻”、“茶烟”、“长吟”、“独往身”等词,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与禅意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日常生活细节及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对自然与社会的深刻洞察,以及在喧嚣世界中寻找心灵平静的努力。

作者介绍

钱棻
朝代:明

明末清初浙江嘉善人,一作芬,字仲芳,号涤山。钱士升子。崇祯举人。博通经史。入清,赋诗作画涤山以终。卒年七十八。有《读易绪言》。
猜你喜欢

资福遣土地出院·其一

汝为神道合威灵,酒肉如何顺世情。

小鬼判官都出院,禅门法令要分明。

(0)

前住慧林历代禅师真赞.月印禅师

凛然孤风,粲然眉目。利剑当门,谁敢轻触。

脱略处,妙难传,万仞峰前驾铁船。

(0)

拟寒山寺·其七十二

恶人骂善人,善人总不对。

善人若还骂,彼此一智慧。

不对心清凉,骂者口热沸。

正如人唾天,迁从己身坠。

(0)

伯初侄谒客道傍丛竹间见梅花盛开村人不知赏嗟惜赋诗因次韵

少年眼似春冰滑,风味最于花曲折。

冲泥访客竹边过,邂逅寒梅照疏节。

不应误落野人手,自赋新诗为昭雪。

坐怜穷腊太严苦,万木如僵生意绝。

零丁老蘖独回暖,似借馀波沾涸辙。

今君把玩不忍去,吹面朔风皴欲裂。

还家笑我病隤豗,茅屋千窗墙百穴。

自言亲到玉妃馆,缟练分行洗纹缬。

诗成不费炉锤功,君看铮铮句成铁。

(0)

送向履方吏部提刑浙西

君曾仗使节,惠浃东吴民。

岂无贤大夫,平反孰与君。

省户昔郎潜,渴见老成人。

赐还席未暖,被遣日已新。

疮痍要抚摩,秋荼伤吾仁。

掾吏熟官长,定不专惠文。

(0)

许道宁松

玉骨巑岏雪作顶,清溪下舞蛟龙影。

忽惊发地扶屋极,谁向天公乞刀尺。

道人逸气天云高,韦偃毕宏皆坐超。

奔崖断壑皆睥睨,悲风激激星劳劳。

胡为乎挂卿高堂之素壁,许侯笔兴万牛敌。

坐来一气回霜秋,四顾满堂皆古色。

老夫卜筑寄云松,屡揖伯鸾携敬通。

忽见婆娑眼中物,使我嚼句生天风。

千章奇材卧涧底,公独区区悦其伪。

我知金石贯冰霜,便与髯卿同一味。

君不见丹霞大士烧木佛,此老胸中果何物。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