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家(bǎi jiā)的意思:指各家的学问、见解或观点。
丹铅(dān qiān)的意思:形容文章或书画的墨迹或字迹红润明丽。
汗牛(hàn niú)的意思:形容人或动物因劳累过度而瘦弱。
卷丹(juàn dān)的意思:指炼制丹药时,将药材卷起来炼制成丹药。
离黍(lí shǔ)的意思:离开黍稷。比喻离开家乡,远离安乐。
茫茫(máng máng)的意思:形容无边无际,没有边界或方向,迷茫无助的状态。
蒙叟(méng sǒu)的意思:指年老而智慧深沉的人。
千秋(qiān qiū)的意思:千秋,指长久的时期或长远的未来。
人物(rén wù)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才能、地位等方面的特点或特征。
闰集(rùn jí)的意思:指在正常的时间之外,额外增加的聚集、集会或会议。
桑海(sāng hǎi)的意思:指茫茫无边的桑树林海,形容茂密繁多的桑树。
山野(shān yě)的意思:山野指的是山中的田野,也用来形容偏僻、荒凉的地方。
同人(tóng rén)的意思:指志趣相同的人,亦可指同好、同道。
咸同(xián tóng)的意思:指观点、意见或言论相同。
野史(yě shǐ)的意思:指非正史记载的历史事件或人物传记。
中州(zhōng zhōu)的意思:指中原地区,也泛指中部地区。
菹醢(zū hǎi)的意思:指用不同的方式或方法来表达同一个意思。
- 鉴赏
这首诗由晚清诗人徐兆玮所作,名为《和师郑辛亥十一月诗史乙集刊成自题其后用原韵二首(其一)》。诗中充满了对历史文化的深沉感慨与对知识传承的热切期盼。
首句“咸同人物自千秋”,以“咸同”二字点明了时间背景,即清朝咸丰、同治年间,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但也是文化积累与传承的重要节点。诗人在此表达了对那个时代人物及其贡献的敬仰之情,认为他们的智慧与成就将永载史册,流传千秋。
接着,“桑海遗珠又遍搜”一句,运用了“桑海”这一典故,比喻历史长河中的珍贵文化遗产。诗人强调了对这些文化遗产的广泛搜集与整理,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与保护意识。
“蒙叟列朝当闰集,遗山野史续中州”两句,提到了古代两位著名的文人——蒙叟(蒙恬)和遗山(元好问),以及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通过“列朝当闰集”和“野史续中州”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古代文人及其作品的推崇,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在编纂历史文献时的使命感。
“百家菹醢供仙蠹,万卷丹铅笑汗牛”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收集到的历史文献比作供奉给神仙的美味佳肴(菹醢),以及用丹铅(古代书写材料)记录的万卷书籍,形象地展现了编纂工作的繁重与艰辛。同时,诗人也以幽默的口吻,表达了对这些劳动成果的自豪与满足。
最后,“风降雅亡离黍感,茫茫谁解我心忧”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历史变迁与文化传承的忧虑。其中,“风降雅亡”可能暗指文化风尚的改变或传统雅致之风的消逝,而“离黍感”则源自《诗经》中的诗句,表达了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哀伤。诗人在此抒发了对文化传承与历史记忆的担忧,同时也表达了对后人理解与继承这份文化遗产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思考与深厚情感,也反映了他对知识传承与文化保护的强烈责任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