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树长阴合,风泉夜响交。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野 性 宋 /释 文 珦 野 性 难 谐 俗 ,空 林 自 葺 茅 。且 教 同 木 石 ,不 是 慕 夷 巢 。竹 树 长 阴 合 ,风 泉 夜 响 交 。山 中 无 小 草 ,那 许 世 人 嘲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是(bú shì)的意思:表示否定、不属实或不符合实际
空林(kōng lín)的意思:指树木凋零,森林荒芜,没有生气。
木石(mù shí)的意思:指心如木石,形容人冷漠无情,毫无感觉。
那许(nà xǔ)的意思:形容数量很多,多得难以计数。
世人(shì rén)的意思:指世界上的人;所有的人。
小草(xiǎo cǎo)的意思:小草指的是年幼或者力量薄弱的人,也可以比喻没有经验或者没有实力的人。
谐俗(xié sú)的意思:指言谈、行为等符合社会公共道德标准,既得体又恰当。
野性(yě xìng)的意思:原始、狂放不羁的性格或行为。
夷巢(yí cháo)的意思:夷巢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容易被攻破或摧毁的巢穴。
阴合(yīn hé)的意思:指两个人或事物互相配合,相互补充,形成完整的整体。
- 鉴赏
这首诗名为《野性》,是宋代诗人释文珦的作品。诗中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崇尚自然的野性情怀。首句“野性难谐俗”揭示了诗人不与尘世的浮华妥协,保持独立个性的态度。次句“空林自葺茅”描绘了他在寂静的山林中亲手搭建简陋居所的情景,体现了他的自我构筑和隐逸生活。
“且教同木石”进一步强调诗人愿意与自然融为一体,不羡慕外界的奢华。“不是慕夷巢”则表明他无意追求权势或世俗的安逸之巢。接下来的两句“竹树长阴合,风泉夜响交”,通过描绘竹林蔽日、泉水夜鸣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山居意境。
最后两句“山中无小草,那许世人嘲”表达了诗人对山中生活的坚守和对世俗嘲笑的不屑,他以山中的草木为伴,自得其乐,不畏他人非议。整体来看,这首诗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亲近自然的高洁情操。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