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海行杂感·其一》
《海行杂感·其一》全文
清 / 黄遵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稗瀛大海善谈天,丱女童男远学仙

倘遂乘桴更东去,地球早辟二千年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乘桴(chéng fú)的意思:指乘坐木筏或木船过河,比喻借助别人的力量或条件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大海(dà hǎi)的意思:比喻广阔无边的海洋,也比喻广阔无边的事物或领域。

地球(dì qiú)的意思:指地球,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也象征着广阔的世界。

女童(nǚ tóng)的意思:指年幼的女孩子。

千年(qiān nián)的意思:指长时间,形容时间的长久。

善谈(shàn tán)的意思:善于说话、擅长谈论

谈天(tán tiān)的意思:指无所事事地闲谈或聊天,没有实际行动或目的。

童男(tóng nán)的意思:指年幼的男孩,也指未婚的男子。

学仙(xué xiān)的意思:指通过学习和修行,追求成为仙人或达到仙人的境界。

远学(yuǎn xué)的意思:指远离家乡到外地求学。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黄遵宪的《海行杂感(其一)》。诗中,诗人以"稗瀛大海"起笔,形象地描绘出大海的广阔无垠,暗示了海上的航行之感。"善谈天"可能暗指与海浪交谈,或者象征着诗人对未知世界的遐想和探索。"丱女童男远学仙"则描绘了一幅儿童们向往仙道、追求知识的场景,反映出当时社会对教育和理想追求的态度。

"倘遂乘桴更东去"表达了诗人如果有机会继续向东航行的设想,"乘桴"象征着简易的木筏,"更东去"指向遥远的东方,可能寓言着对未知领域的渴望和对新知识的追求。最后,"地球早辟二千年"则是一种夸张的说法,意味着如果早有这样的航行,人类文明的发展可能会提前两千年,表达了诗人对科技进步和知识传播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海上航行的想象,寓言式地探讨了知识探索、文明进步和社会理想,体现了诗人开阔的视野和前瞻性的思考。

作者介绍
黄遵宪

黄遵宪
朝代:清   字:公度   籍贯:汉族客家   生辰: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汉族客家人,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清朝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黄遵宪出生于广东嘉应州,1876年中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的作品有《人境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等。
猜你喜欢

进诗

夜静天中星历历,晓来坛上月娟娟。

皇图巩固中兴业,帝祚遐昌亿万年。

(0)

次大风韵

飞廉薄怒意云何,肆暴伤春气不和。

可但扬沙迷白昼,也应震海涌沧波。

终霾捲地将飘屋,阴曀惊林定折柯。

便欲奋飞联六鹢,宋都未过且悲歌。

(0)

病目寄张侍郎

学惭子夏与丘明,两目昏来岁屡经。

未省使辜贻鬼谴,恐因不识取天刑。

缘情诗怪吟全废,会意书怜笔久停。

张籍重清宁可觊,侍郎句好愿频听。

(0)

次韵学士重阳雪中见招不赴前后十六首·其十一

六朝旧事欲条陈,正恐招忧又怆神。

元豹成文须隐雾,嘉鱼式燕且邀宾。

方归晋事同韩起,敢望燕台致剧辛。

回首天南佳丽地,时时引领九江春。

(0)

澹岩纪游·其三

辟秦人去几千年,介石于今尚块然。

指□载鱼行播□,争如流水亦称贤。

(0)

谒金门·其二九日

开笑口。又是茱萸重九。好水佳山长似旧。

健如黄犊走。菊蕊峥峥如豆。风雨轻寒初透。

檐外鹊声谁送酒。莫闲金碗手。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