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春日(chūn rì)的意思:春天的日子
登龙(dēng lóng)的意思:指升迁到高位或者取得重要成就。
寒梅(hán méi)的意思:形容在寒冷的冬天中依然能够保持傲然不屈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
笠泽(lì zé)的意思:指一个地方或一个人的名字很出名,声誉远播。
落笔(luò bǐ)的意思:指写文章或书画时,笔触到纸上或画布上。
徘徊(pái huái)的意思:指人在某个地方来回走动,犹豫不决,无法下定决心。
栖身(qī shēn)的意思:指暂时停留或居住在某个地方。
琴台(qín tái)的意思:琴台是指古代宫廷中用来演奏音乐的地方,也指古代文人雅士聚会的地方。成语“琴台遗音”比喻过去的事物或文化遗迹。
晴日(qíng rì)的意思:晴日指的是晴朗的天气,没有云彩和阴霾。
日见(rì jiàn)的意思:每天都见到,经常见到
乡心(xiāng xīn)的意思: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雪枝(xuě zhī)的意思:指白雪覆盖的树枝,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
燕然(yàn rán)的意思:形容态度坚决,毫不动摇。
倚马(yǐ mǎ)的意思:倚马指的是依靠马匹的支持,也可以形容依仗别人的力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一寸(yī cùn)的意思:指极短的距离或极小的程度。
战尘(zhàn chén)的意思:指战争的烽烟和尘土,也比喻战争中的杀伐和残酷。
- 注释
- 小园:小型的园林。
晴日:晴朗的日子。
寒梅:冬季里耐寒开放的梅花。
一寸乡心:比喻极小但强烈的思乡之情。
万里回:形容思绪瞬间跨越极远的距离。
春日暖时:春天温暖的时节。
抛笠泽:离开故乡的意思,笠泽可能指代诗人的家乡。
战尘飞处:战争发生的地方。
上琴台:登上高处或象征性地指进入某种境界,琴台可能指避世或追求理想的地方。
栖身:居住、安身。
未识:不曾认识或接触。
登龙地:比喻显贵的地方或仕途。
落笔:开始写作。
元非:原本不是。
倚马才:形容文思敏捷,马上可以成文的才华。
待勒燕然:期待像汉朝大将窦宪那样在燕然山刻石记功,比喻建功立业。
归未得:未能实现回归或达成目标。
雪枝南畔:梅树南边覆盖着雪的地方,也可能象征清冷孤独的环境。
少徘徊:在此处逗留、徘徊许久,表达一种无奈与等待的心情。
- 翻译
- 在晴朗的小园里看见了寒冬中的梅花,这一寸的思乡之心瞬间穿越了万里的距离。
春日温暖之时我离开了笠泽,战争的烟尘中我登上了琴台。
我这一生还不曾有机会踏入显贵之地,提笔写字也并非有着即刻成文的才华。
等待着像古人那样在燕然山刻石记功然后凯旋,却只能在梅树南边的雪地上久久徘徊。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静谧的春日场景,诗人在小园中欣赏到寒梅的孤傲美丽,这一幕触发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深切思念。"一寸乡心万里回"表达了诗人心中的乡愁,即使只是一点点的思念,也能让他对遥远的故土产生无限的牵挂。
"春日暖时抛笠泽,战尘飞处上琴台。"这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在春天温暖的阳光下,摘下斗笠,在尘世纷扰中寻找一片清净之地,然后登上琴台,弹奏琴曲,以此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和理想。
"栖身未识登龙地,落笔元非倚马才。"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自己对才华的自信与不满足现状的心态。他并没有真正站到辉煌的地位,也未能展现出倾倒众生的文学才能。
最后两句"待勒燕然归未得,雪枝南畔少徘徊。"表达了诗人对于归去的渴望与等待,但这种渴望并没有马上实现的可能。"雪枝南畔少徘徊"则是诗人在等待中,不时走到南边的河岸旁,徘徊凝视着那被雪覆盖的梅枝,或许是在寻找心中的平静,或是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深刻体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