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武城犹昨,西归路未难。
谁能将桂管,一为度桑乾。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邦彦在丁亥年仲春时节,从岭南归来暂歇于家乡,阅读了杜甫的《秦州杂咏》后,深感感慨,于是按照杜甫的韵律创作了这首诗。诗中充满了对国家、对君主的忠诚与渴望建功立业的情感。
“南武城犹昨”,诗人回忆起过去的经历,仿佛昨日之事,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西归路未难”,则暗示了回归之路虽有波折,但并未难以逾越,流露出一种乐观与坚韧的态度。
“谁能将桂管,一为度桑乾。”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桂管”象征着才华或职位,“桑乾”则是北方的地名,整句诗意在表达希望有人能够将才华带到北方,为国效力,实现自己的抱负。
“赤羽摩云近,楼船耀日寒。”“赤羽”指的是军队中的旗帜,此处形容军队接近战场时的气势;“楼船”则指大型战舰,象征着强大的军事力量。这两句描绘了军队准备出征的场景,同时也暗含了对战争的冷酷与残酷。
“但令怀报主,端合早登坛。”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报效国家的渴望和决心,希望有机会能够像古代的将军一样,早日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得到应有的荣誉。
整首诗情感饱满,既有对过去的回忆,也有对未来的憧憬,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艳阳天、小桃开了,碧栏干外有凛。
芳汀回看鸳鸯伴,妒杀鹤寒鸿■。人早审。
萼绿去、人閒那得神仙品。香凝燕寝。
是再世情缘,三生福分,莫认旅窗枕。
闺房事,谁道鸣鸠醉椹。频年犹未能稔。
妆台宝镜分明是,忽忽积尘如恁。君不尤。
从古昔、机丝萋斐空成锦。谗人太甚。
只瑟怨琴凄,同埋玉树,残魄恨犹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