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含竹阴冷,天浸池光晴。
崖腰怪藤络,石罅香藑生。
流瞩景何限,诗成写吾情。
这首明代诗人唐文凤的诗《暇日同郑以孝游定光庵坐志喜亭上以池清龟出曝松暝鹤飞回为韵各赋十首用纪一时之清兴云(其二)》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生动的山林景象。首句“高城献雉堞”以城墙上的雉堞比喻城市的边界,与后文的“净地邻市声”形成对比,展现出城市之外的宁静。接下来的“云含竹阴冷,天浸池光晴”两句,通过云彩、竹影和池水的描绘,传达出清冷而明媚的自然气息。
“崖腰怪藤络,石罅香藑生”细致刻画了山崖边奇特的藤蔓和石缝中生长的香草,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奇趣。最后,“流瞩景何限,诗成写吾情”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无尽欣赏,以及通过诗歌记录下这份清兴的心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将城市的喧嚣与山林的静谧巧妙融合,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细腻感受。
崩云四合千嶂重,奔电一掣十里红。
土囊叱吸万窍风,江翻石走昏相蒙。
疾雷破柱鞭老龙,百贾颠沛市井空。
银河倒倾千丈谼,鱼鳖欲取山为宫。
洪涛舂天怒相攻,大舸吹簸如飞蓬。
醉卧掀舞一叶中,洗我云梦芥蒂胸。
忽然变灭何匆匆,雷公收声电改容。
霞舒雾卷萦长虹,绀碧万顷磨青铜。
溪边结网南巷翁,白发黄馘射两瞳。
赤鳞腾出无留踪,刻舟求剑何时逢。
人生异趣各有托,年少何如老人乐。
老来万事不挂眼,乐处勿忧儿辈觉。
疾雷破山吾不惊,亦赖天教闲处著。
两部池蛙当鼓吹,万叠云山作屏幕。
此时真似地行仙,拍酒何须万斛船。
不爱白日升青天,不爱腰缠十万钱。
但爱百年三万六千日,日对芳樽聊自逸。
明日花开花更好,定知不向愁中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