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发(bái fà)的意思:指白色的头发,也用来形容年老。
碧霄(bì xiāo)的意思:指蓝天白云,形容天空清澈明朗。
长官(zhǎng guān)的意思:指担任高级职位的人,尤指军队中的上级领导。
尘土(chén tǔ)的意思:指尘埃、灰尘,也用来比喻贫穷、卑微、平凡。
纷纷(fēn fēn)的意思:形容事物多而杂乱,众多的样子
画檐(huà yán)的意思:指人的眉眼神情,特指人的眼睛表情。
觅句(mì jù)的意思:寻找合适的词句。
南亩(nán mǔ)的意思:指土地肥沃,适合种植农作物的田地。
飘萧(p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吹树叶落下的声音,也用来形容寒冷的风吹动树叶的声音。
旗脚(qí jiǎo)的意思:指旗杆上面的带有旗帜的顶部,也比喻某个集体或个人的领导地位。
稍稍(shāo shāo)的意思:稍微、有点儿
声调(shēng diào)的意思:
[释义]
(1) (名)基本义:音调。他的声调很甜美。(作主语)
(2) (名)字调。
[构成]
偏正式:声(调
[同音]
升调无风(wú fēng)的意思:形容没有风或者没有风势。
一夜(yī yè)的意思:指短暂的时间内发生的事情或变化。
阴霾(yīn mái)的意思:形容天空阴沉、气氛沉闷的状态。
有日(yǒu rì)的意思:指有一天,表示将来某个时候。
- 翻译
- 屋檐下一夜风雨交加,拂晓时分乌云散去,天空变得清澈。
偶尔可见旗帜在风中展开,起初无声,仿佛鼓点开始协调起来。
人们纷纷忙碌地走向田间劳作,少女们打扮一新走过北桥。
白发官员满身尘土,却仍能寻觅诗句,为民间歌谣增添内容。
- 注释
- 画檐:屋檐。
一夜:整夜。
雨飘萧:风雨交加。
际晓:拂晓。
阴霾:乌云。
碧霄:晴朗的天空。
暂看:偶尔看见。
旗脚:旗帜的边缘。
初觉:起初感到。
鼓声调:鼓点的节奏。
纷纷:众多。
趋南亩:走向田间。
新妆:新打扮。
出北桥:走过北桥。
白发长官:白发官员。
尘土杀:满身尘土。
觅句:寻找诗句。
补风谣:为歌谣增色。
-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农村生活和农业劳动的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农事活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深切感悟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画檐一夜雨飘萧"一句,以动人的意象刻画了一场夜雨给屋檐带来的湿润和凉意,营造出一个静谧而又有些许忧郁的氛围。紧接着的"际晓阴霾扫碧霄"则描绘了晨曦初照时分散乌云、天色渐明的情景,诗人巧妙地运用自然环境的变化来烘托农村清晨的宁静与生机。
"有日暂看旗脚展"和"无风初觉鼓声调"两句,则是对农事活动的细致描绘。这里的"旗"可能指的是用于驱鸟或标志某种事情的旗帜,而"鼓声"则很可能是在宣告劳作的开始。诗人通过这些生动的细节,展示了农村生活的节奏和秩序。
"纷纷竭作趋南亩"表达的是农民们急于进入田地进行耕种的紧迫情景,而"稍稍新妆出北桥"则可能是描写妇女在劳动之余,简单梳理头饰后又出来到桥上做某些事情的情形。这两句诗生动展示了农村生活中的男女老少都投身于农业生产的场景。
最后两句"白发长官尘土杀,尚能觅句补风谣"中,"白发长官"一词暗示了一位年迈的官员或知识分子,而"尚能觅句补风谣"则显示了诗人对传统文化和文学艺术的珍视与维护之心。这里的"风谣"可能是指那些流传于民间的故事、歌谣等,需要有识之士去整理和传承。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农事活动和自然景象的精细描绘,以及对文化传承的关注,展现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作为知识分子对于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责任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大司空林公归荣
四序有代谢,卷舒惟其时。
达人戒止足,宠禄岂足縻。
结发事明君,誓竭股肱为。
服官历中外,积誉日以驰。
抚摩育群生,斩刈平诸夷。
文武时并用,岭海恬以熙。
宸衷眷劳绩,平土陟攸司。
累章不得谢,卧家复恳辞。
玺书重褒慰,廉退乃其宜。
舆夫并月俸,优老恩复滋。
桑榆延馀晖,山水发幽姿。
锄荒步层曲,抱杖临清池。
泉山诸老翁,还往良无期。
衣缨倾洛社,风流将在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