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边俄觉秋涛卷,卧听驽骀龁草根。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月(bái yuè)的意思:指明亮的月亮,也比喻纯洁、明亮的心灵。
冰胶(bīng jiāo)的意思:指冰冻的胶水,比喻事物紧密结合,难以分离。
不成(bù chéng)的意思:表示事物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或目标,也可表示否定的意思。
草根(cǎo gēn)的意思:指普通人民,特指社会底层的人群。
炊烟(chuī yān)的意思:指农村中农民家中炊烟袅袅升起,意味着安居乐业,平静安宁的生活。
风火(fēng huǒ)的意思:指风和火,比喻形势紧急、危急关头。
门对(mén duì)的意思:指两扇门相对而立,形容两个相对的事物或人在位置上完全对称。
三两(sān liǎng)的意思:指数量不多,大约是三到五个。
深夜(shēn yè)的意思:指夜间的深沉时刻,通常指夜晚较晚的时间段。
水痕(shuǐ hén)的意思:指水迹、水印。
西风(xī fēng)的意思:指西方的风,比喻妻子的言行或行为举止温柔和顺服,对丈夫百依百顺。
野菜(yě cài)的意思:指生长在野外的蔬菜。
夜柝(yè tuò)的意思:夜晚坚持不休息,工作到深夜。
- 鉴赏
这首清代查升的《八里庄》描绘了一幅荒凉而寂静的乡村景象。首句“断井冰胶汲水痕”,以井水结冰和残破的井壁暗示了村庄的荒凉,只有少许汲水的痕迹留存。次句“炊烟三两不成村”,寥寥几缕炊烟,难以构成村落的热闹,更显人烟稀少。
第三句“客嫌南语呼难应”,反映出客居者对于语言不通的困扰,难以与当地居民交流,进一步渲染了孤独感。第四句“门对西风火不温”,描述了门扉在寒风中摇曳,炉火也显得微弱,无法提供足够的温暖。
第五句“白月荒途深夜柝”,夜晚的月光洒在空旷的路上,远处传来更夫的梆声,增添了荒野的寂寥。第六句“黄沙野菜杂蔬盆”,则描绘了生活的艰辛,以野菜充饥,简陋的饮食条件可见一斑。
最后一句“耳边俄觉秋涛卷,卧听驽骀龁草根”,以秋涛比喻风吹草动的声音,形象地写出诗人静夜难眠,只能听见马匹啃食草根的声响,流露出内心的孤寂和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八里庄的荒凉、冷清以及生活之艰,表达了诗人对这个偏远乡村的深深感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三山廖彦正往以新喻司训同校文南都秩满升吉安推官来别得备闻兵兴以来故人行事消息之详且出示其尊人德翁遗像及诸名人题咏临觞永叹赠以是诗
画帘红烛共秋堂,十载长安重此觞。
往事剧谈悲露草,新诗传看总琳琅。
江山六一馀文藻,职事皋陶旧典章。
更喜同官有交契,并将钦恤赞循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