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戴竹林》
《赠戴竹林》全文
明 / 李文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耕隐谁人隐,门深竹十寻。

桑麻因雨翠,橘柚著秋金。

松月连榻,风泉响出林。

西城秋酿熟,招手知音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连榻(lián tà)的意思:指夫妻恩爱,相互依偎的情景。

人隐(rén yǐn)的意思:人隐指人们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或情感,不愿意公开表达。

桑麻(sāng má)的意思:形容人的穷困潦倒。

谁人(shuí rén)的意思:指不知道是谁的人,表示对身份不明的人的疑问。

松月(sōng yuè)的意思:指松树下的明月,比喻高洁清雅的品质或高尚的人格。

招手(zhāo shǒu)的意思:用手示意或挥手向人示意。

知音(zhī yīn)的意思:知己,好朋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宁静画卷。首句“耕隐谁人隐,门深竹十寻”以疑问开篇,引人遐想,仿佛在询问着隐居者的选择与生活状态,而后一句“门深竹十寻”则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展现出隐居之所的幽静与深邃。

接着,“桑麻因雨翠,橘柚著秋金”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雨后翠绿的桑麻与秋天金黄的橘柚并置,不仅展现了四季更迭的自然之美,也暗示了隐居生活的自给自足与和谐共生。这里,诗人巧妙地将自然界的色彩变化与内心的情感体验相融合,使得画面更加生动而富有诗意。

“松月斜连榻,风泉响出林”则进一步深化了隐居环境的静谧与雅致。松树与月光的交织,榻上可能坐着的是品茗读书的隐士,而远处风声与泉水的交响,则是大自然最纯粹的声音,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氛围。

最后,“西城秋酿熟,招手聚知音”两句,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期待。随着西城的秋酿成熟,诗人似乎在邀请志同道合的朋友相聚,共享这份丰收的喜悦与内心的宁静。这不仅是对友情的渴望,也是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真挚友谊的珍视,充满了浓厚的人文关怀和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李文渊
朝代:明

李文渊,号晚节。明成祖永乐间人。事见民国张其淦编《东莞诗录》卷六。
猜你喜欢

奉和刘伯温员外漫兴诗韵并自述一十五首·其九

我今老矣守林泉,破屋萧然一榻悬。

每向秋宵看月色,怀人千里共婵娟。

(0)

次韵齐子和山长过访

竹外书斋午睡醒,忽惊有客扣门声。

十年离乱成分首,一日相逢话别情。

岁晚吾仍忧病肺,天寒君尚促行程。

明朝又向山城去,满路梅花入品评。

(0)

次韵叶文范训导见寄二首·其一

骚客携书过远林,日长无事称闲心。

路通岩寺僧供茗,树合山亝鹤听琴。

两处怀思怜近别,一封书札寄新吟。

玉溪风月浑如旧,应念青青竹数寻。

(0)

和周济翁写别韵

西风两鬓已苍然,万事无心只任天。

细饮黄花新酒味,长吟绿竹旧诗篇。

登高未落龙山帽,尽兴先回剡曲船。

后夜定知窗外月,照人凉冷不成眠。

(0)

好溪堰为吴明府作

县公筑堰东九里,大堤横截长溪水。

引流下注万顷田,禾稻翻风翠云起。

去年陂堰未曾开,况值亢旱天为灾。

城中乱罢正萧索,兼无秋实人民哀。

今年争看决渠雨,龙骨长闲挂梁梠。

老农仰卧歌南风,但知欢乐无所苦。

君侯事业如白公,流芳千载无终穷。

愿公更展作霖手,均此德泽四海同。

(0)

次韵

老去头添雪,愁来眼著花。

清尊不成釂,闲坐到昏鸦。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