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非人可扫,人与月俱愁。
竹影摇仍在,波明散未收。
不奈(bù nài)的意思:无法忍受或无法承受的困境或痛苦。
嫦娥(cháng é)的意思:嫦娥指的是嫦娥奔月,比喻女子的美丽和高尚的品质。
读书(dú shū)的意思:
◎ 读书 dúshū
(1) [read]∶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study]∶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
非人(fēi rén)的意思:指行为残忍、不人道的人。
寒光(hán guāng)的意思:寒冷的光芒,形容光线冷酷、锋利或刺眼。
骚情(sāo qíng)的意思:形容某人心思浮动,情感不稳定。
书楼(shū lóu)的意思:指藏书众多的图书馆或书店,也用来形容读书量大的人。
素魄(sù pò)的意思:指人的本质或灵魂。
随风(suí fēng)的意思:随着风的方向而移动或改变。
为底(wéi dǐ)的意思:作为基础或根本。
雪花(xuě huā)的意思:形容事物独特、繁多、丰富多样。
一轮(yī lún)的意思:一轮指的是太阳升起或落下的一轮光芒,也可比喻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或一个周期。
这首诗以月色为主题,描绘了诗人面对满月时的复杂情感和对月色的深刻感悟。首句“此夜一轮满”直接点出月圆之夜的景象,引出下文对月色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抒发。
“骚情不奈秋”,诗人将个人的情感比作“骚情”,在秋天的背景下显得尤为深沉,暗示了内心的忧郁与感伤。接下来的“月非人可扫,人与月俱愁”两句,运用对比手法,表达了月与人的共同愁绪,月虽静美,却也难以摆脱愁苦,人与月相映成趣,共同承载着无尽的忧思。
“素魄凭谁问,寒光为底留”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愁绪,月光如同纯洁的魂魄,无人能问其归宿,寒光似乎在等待着什么,却又不知为何而停留。这里不仅描绘了月色的凄清之美,更蕴含了对生命意义的深思。
“拟随风叶去,还似雪花浮”两句,诗人想象自己随着落叶飘零,又仿佛雪花般轻盈地漂浮,表达了对自由与解脱的渴望,同时也暗示了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与挣扎。
“竹影摇仍在,波明散未收”描绘了月光下的自然景象,竹影摇曳,水面波光粼粼,这些生动的画面不仅增添了诗的美感,也象征着诗人内心世界的波动与平静并存。
最后,“嫦娥如戏我,移照读书楼”一句,诗人将自己与传说中的嫦娥联系起来,仿佛嫦娥在戏弄他,将月光移至读书的楼阁之上,既是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是对孤独与寂寞的自我慰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月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
乱来身世任浮沉,宴豆南州几盍簪。
十顷菰蒲秋向晚,一池烟雨夜来深。
诗成颇复蒙嘉赏,酒熟时须共满斟。
唤取陆郎携绿绮,小凉同听越江吟。
平生佳处在离骚,怪我年来得此豪。
不信胸中横太华,试从笔下看惊涛。
门连止水心无竞,地接名山眼更高。
要是一时廊庙器,莫将刘向比王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