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七夕感事六首·其六》
《七夕感事六首·其六》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钧天玉虚阿母到来初。

分景曾名剑,班龙共驾舆。

长生虽有术,入道惜无书。

何似天人策,明庭仲舒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阿母(ā mǔ)的意思:指儿女对母亲的尊称,也可泛指对年长妇女的尊称。

班龙(bān ló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秩序井然,井井有条,没有一丝杂乱。

长生(cháng shēng)的意思:长期生存,永远存在。

到来(dào lái)的意思:指某个时间点或某种情况的到来。

何似(hé sì)的意思:表示与之相比或相似的事物相差很远,形容差距非常大。

钧天(jūn tiān)的意思:形容声音洪亮、威力极大。

明庭(míng tíng)的意思:指清晰、明亮的庭院,比喻心地纯正、品德高尚。

入道(rù dào)的意思:指学习某种技艺或成为某个行业的一员。

天人(tiān rén)的意思:指人与天之间的关系,也表示人的品德高尚、超凡脱俗。

玉虚(yù xū)的意思:玉虚是指玉器的虚假和不真实,比喻虚伪的外表或伪善的行为。

仲舒(zhòng shū)的意思:指人才出众,学问渊博,能够成为众人学习的榜样。

钧天奏(jūn tiān zòu)的意思:形容音乐或乐曲的声音高亢壮丽,如天籁之音。

天人策(tiān rén cè)的意思:指天意与人事相合,符合众人心意的策略或计策。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弘历所作的《七夕感事六首》中的第六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神话元素和道教思想,表达了诗人对于长生不老、神仙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首句“钧天奏玉虚”,以“钧天”象征天界,以“玉虚”形容仙界的纯净与神圣,通过音乐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阿母到来初”则引入了神话中的角色,阿母可能指的是西王母,她作为仙界的尊贵人物,首次降临人间,增添了神秘色彩。

“分景曾名剑,班龙共驾舆。”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神仙世界的景象,其中“分景”可能是指仙剑,而“班龙”则是指乘坐的龙车,体现了神仙出行时的威严与华美。

“长生虽有术,入道惜无书。”这两句表达了对长生不老之术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修道知识的珍视。在古代,修道被视为通往长生的途径,但诗人感叹于入道之难,因为缺少必要的书籍指导。

最后,“何似天人策,明庭对仲舒。”这里将自己与古代儒家学者董仲舒相比较,表达了对能够与天人对话、在明亮的朝廷中与董仲舒这样的圣贤交流的向往。这不仅是一种对知识的渴求,更是一种对道德修养和治国理政智慧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越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向往,以及对知识、道德与治理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题文从简初冬燕居图一韵二首·其二

似忆青田自在游,遭斯祇以稻粱谋。

不存所乐求因已,那更笼中强出头。

(0)

还宫揽西直门外村落秋成有象诗以志慰

仲夏启驾际,甫报二麦收。

深秋今回銮,幸揽万宝稠。

值兹诚不易,较量忆旰宵。

我躬虽塞外,我心悬帝州。

讵惟悬帝州,祈年遍遐陬。

曰斯荐潦馀,较他实倍忧。

天地德好生,旋转非人谋。

晴雨锡以时,久闻茂如油。

纳稼亲见之,方稍纾惄愁。

高囷出墙角,踊价减街头。

吾民其略苏,得此吾何修。

(0)

好花不让节,满树粟霏黄。

标出正中色,散为真静香。

种来应月窟,根徙自江乡。

塞苑扬猗处,宁知道路长。

(0)

再题含青斋

孟秋荏苒仲秋临,一瞬堪因视古今。

延步不妨乘候爽,到斋偏喜对山深。

蝶如恋影长依卉,鹿已闻声尚隐林。

恰见遥峰红几点,翻兴尔许惜青心。

(0)

午热三首·其三

倏忽西峰下,落阴比夏早。

夕霭一川寒,又觉棉衣好。

寻鹿弗可迟,屧步入山窈。

行饭且搜吟,所得亦不少。

(0)

红叶三首·其二

火盼岩霜不碍风,叶红端的胜花红。

春园欲笑桃还杏,秋巘请看桕与枫。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李俊民 史浩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