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菊 秋 呈 南 塘 宋 /卫 宗 武 凄 凉 时 序 每 兴 嗟 ,那 复 登 高 似 孟 嘉 。尚 喜 乌 纱 粘 皓 发 ,犹 存 青 眼 对 黄 花 。百 篇 剩 有 诗 堪 索 ,九 日 愁 无 酒 可 赊 。采 采 缅 怀 元 亮 节 ,不 随 流 俗 竞 春 华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篇(bǎi piān)的意思:指大量的文章或作品。
采采(cǎi cǎi)的意思:形容心情愉快、精神饱满。
春华(chūn huā)的意思:春天的光辉和繁荣
登高(dēng gāo)的意思:指登上高山或高楼,比喻达到较高的位置或境地。
皓发(hào fà)的意思:指头发洁白而明亮,常用来形容年老者头发的颜色。
黄花(huáng huā)的意思:比喻事物或人的本质已经改变或消失。
九日(jiǔ rì)的意思:指时间短暂,形容事物转瞬即逝。
亮节(liàng jié)的意思:坚守节操,不受诱惑和压力的影响。
流俗(liú sú)的意思:流行的习俗或风尚
缅怀(miǎn huái)的意思:怀念并表达对逝去的人或事物的敬意和思念。
凄凉(qī liáng)的意思:形容景象、声音等给人以寒冷、凄凉、悲哀之感。
青眼(qīng yǎn)的意思:对某人或某事物看重、重视。
剩有(shèng yǒu)的意思:指剩余的、残存的。
时序(shí xù)的意思:指时间的先后顺序或次序。
随流(suí liú)的意思:跟随主流或大众的思想、行为或潮流。
无酒(wú jiǔ)的意思:指没有酒,形容酒席上没有酒水,或者形容没有饮酒的习惯。
乌纱(wū shā)的意思:指黑色的头巾或面纱,也比喻隐藏真相或掩盖事实。
兴嗟(xīng jiē)的意思:兴奋欢喜的样子。
元亮(yuán liàng)的意思:形容光亮耀眼,也可用来形容人的才华出众。
- 翻译
- 每当凄清时节,总会引发感叹,再难以像孟嘉那样登高赏景。
还好乌纱帽还能粘在我斑白的头发上,我还能以青眼相待,欣赏菊花。
我剩下的只有百篇诗歌可供寻觅,重阳节却无酒可买。
我怀念陶渊明的高尚节操,不愿随波逐流,只欣赏春天的朴素之美。
- 注释
- 凄凉:悲凉、冷清。
时序:季节。
兴嗟:兴起哀叹。
孟嘉:东晋名士,以登高赏菊闻名。
尚喜:还算欣慰。
乌纱:古代官员的帽子。
皓发:白发。
青眼:正视的眼光,表示尊重。
百篇:许多诗篇。
诗堪索:值得寻找的诗。
九日:指重阳节。
赊:赊购。
缅怀:追忆、怀念。
元亮:陶渊明的字。
节:节操。
流俗:世俗潮流。
竞春华:追逐春天的繁华。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深秋时节登高远望,心中充满凄凉之感的景象。"那复登高似孟嘉"一句,表明诗人的情怀与古代贤臣孟嘉相似,都有登高望远、关注国事的胸襟。接着两句"尚喜乌纱粘皓发,犹存青眼对黄花",诗人虽然年华老去,但仍然保持着一颗向上的心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这里的“乌纱”指的是古代士大夫戴的帽子,而“皓发”则是形容头发苍白,“青眼”则是诗人依旧保持着清醒的目光,去欣赏那些秋天里盛开的菊花。
第三句"百篇剩有诗堪索"表达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执着和自信,即便是在岁月的流逝中,仍旧能够寻找到激励自己继续写作的动力。"九日愁无酒可赊"则是表现出诗人在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时,因为没有好酒而感到忧虑和不快,这里的“酒”往往象征着欢乐与放纵。
最后两句"采采缅怀元亮节,不随流俗竞春华",诗人在此表达了他对古代名将元亮的怀念之情,以及不愿意追随世俗浮华,只想保持自己的本色,不随波逐流。这也反映出了诗人的个性和品格,即便是在物欲横流的时代,也能够坚守自己的节操。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个人抱负未了以及个人品质坚守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黄昱赴太平州理掾
闽录家声茂,唐铨吏格平。
新资掾三语,旧榜佛千名。
月苦乡魂极,春寒酒意轻。
高材难偶俗,慎勿对参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