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声鸣埭社,渔火动江台。
百巧劳何益,一閒事浪堆。
百巧(bǎi qiǎo)的意思:形容一个人非常聪明,才能出众,能够应付各种复杂的情况。
柴门(zhài mén)的意思:指贫苦人家的门户。比喻贫困、卑微的家庭。
门候(mén hòu)的意思:指在门口等候或守候。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山寺(shān sì)的意思:山寺是指位于山中的寺庙,也可以用来比喻僻静、幽深的地方。
生山(shēng shān)的意思:指事物发生变化,变得与以往完全不同。
宵征(xiāo zhēng)的意思:宵征是指在夜间出兵作战或进行巡逻的行动。
渔火(yú huǒ)的意思:指夜晚渔民在海上点燃的火光,比喻微弱的希望或指望。
征役(zhēng yì)的意思:指国家为了满足军队或公共事业的需要,强制征召公民服兵役或从事其他工作。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出行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慨。首句“日有宵征役”,以“宵征役”反衬出日间劳作的繁忙,暗示了一天从夜晚就开始的辛勤工作。接着“柴门候月开”,描述了等待月光下开启家门的情景,既体现了生活的规律性,也透露出一丝等待的宁静与期待。
“鸡声鸣埭社,渔火动江台。”这两句通过鸡鸣和渔火,生动地展现了乡村与江边的清晨景象,鸡鸣唤醒了村庄,渔火则照亮了江面,两种不同的场景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富有生机的画面。
“百巧劳何益,一閒事浪堆。”这两句表达了对忙碌生活的反思,认为过度的技巧和忙碌并未带来实质性的益处,反而堆积了许多无用之事,流露出一种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最后,“平生山寺趣,僧睡晏忘催。”诗人回忆起往昔在山寺中的乐趣,那里的生活节奏缓慢,僧人的生活充满了宁静与自在,这种生活状态让诗人感到羡慕,甚至忘记了时间的催促,表达了对内心平静生活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清晨景象的描绘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反映了诗人对忙碌生活与内心平静之间的思考与向往。
天宽地阔无拘嫌,日往月来无留淹。
有兴一日是一日,赏心乐事古难兼。
我贫到底君不问,君自与我相嬉恬。
安知朝夕不自给,有酒须与我共酣。
窗前有菊相色向,采掇为我苦中甜。
老妻在傍发一噱,谓虽谑浪意自严。
想见古来圣贤酒无量,千瓢百榼非伤廉。
回头笑谓安得此,但与刘伶阮嗣宗后佳话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