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画共十六首·其四》
《题画共十六首·其四》全文
明 / 董其昌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侵]韵

山木半叶落,西风方满林。

无人此地野意萧森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此地(cǐ dì)的意思:指当前所在的地方或此时此刻的情况。

山木(shān mù)的意思:指山林中的树木,比喻人才。

无人(wú rén)的意思:没有人,没有人照料或管理的状态

西风(xī fēng)的意思:指西方的风,比喻妻子的言行或行为举止温柔和顺服,对丈夫百依百顺。

萧森(xiāo sēn)的意思:形容寂静无声,没有人声喧哗的样子。

野意(yě yì)的意思:指人的心思不受拘束,自由自在,不受外界约束的意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山林的静谧画面。首句“山木半叶落”点明了季节,秋天的山林中,树叶开始凋零,半数的叶子已经飘落,暗示着季节的更替和自然界的循环。接着,“西风方满林”进一步渲染了秋风的凛冽,它吹遍整个山林,带来了凉爽和干燥的气息,也预示着深秋的到来。

“无人到此地”一句,通过强调“无人”,突出了山林的寂静与远离尘嚣的特点,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远离喧嚣的意境。这样的环境,往往能让人的心灵得到净化,感受到一种与世隔绝的宁静之美。

最后一句“野意自萧森”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自然景象的感受。这里的“野意”指的是自然界的气息或氛围,“萧森”则形容了山林在秋风中的萧瑟景象。整句话的意思是,尽管没有人来欣赏这番景色,但自然界的气息依然浓郁,山林在秋风的吹拂下显得格外萧瑟而富有生机。这不仅是一种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秋日山林的静美景象,同时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作者介绍
董其昌

董其昌
朝代:明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猜你喜欢

合欢牡丹三首应教作·其一

烂熳绚晴朝,容华若赛娇。

瓣多愁露浥,干弱怯风摇。

共讶晨妆淡,都缘宿酒消。

更期千岁寿,岁岁赏妖娆。

(0)

游柳山书院

休政违炎方,返棹及清湘。

考图访前迹,怀古陟远冈。

礼殿丹垩陊,雩亭棘榛荒。

既感时代异,亦怜俎豆亡。

藓深碧侵阶,萝密青蔓墙。

雉鵙有翔集,衿佩无趋蹡。

阴菌依座秀,晴蕤沿涧芳。

岂伊诵弦地,而为樵牧场。

抚俗思贤哲,继轨念循良。

视废余诚怍,举坠职所当。

南藩如重践,庶或夙心偿。

(0)

渊明酌酒图

耕耨有馀暇,荫此榆柳阴。

燕坐对佳菊,解襟独长吟。

老农得美酒,负榼远见寻。

呼儿涤尘爵,相与聊共斟。

终觞兀然醉,富贵非所钦。

吾生讵能几,为乐当自今。

(0)

览镜有感

忆昔寻春绣野堂,满堂欣羡少年郎。

晓来试览窗前镜,两目生花鬓欲霜。

(0)

千墩塔

云帆晓抵千墩塔,塔下人眠唤不醒。

惟有结巢双白鹤,飞来飞去过池汀。

(0)

金陵春日书怀二首·其一

凌晨惆怅日行云,目断行云更怆神。

万里一身归未得,高堂谁慰白头亲。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