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厓凌绝壑,万木锁寒烟。
醉来重索笔,聊记洞中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山林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首句“两厓凌绝壑”,以“凌”字生动地描绘了山崖高耸入云的情状,展现出一种超越凡尘的壮丽景象。“万木锁寒烟”,则通过“锁”字形象地表现了树木茂密,寒烟缭绕的氛围,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幽静的意境。
接下来,“自合幽人筑,应称邓子泉”,表达了对隐居者的向往和对邓贲斋所创建的铁泉精舍的赞美,暗示了这里不仅是自然美景的所在,也是心灵栖息的理想之地。诗人进一步通过“猿鹤能相守,江山不负贤”,强调了自然界的灵性与智慧,以及它对贤者的尊重与陪伴,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最后,“醉来重索笔,聊记洞中年”,以诗人自己的行为作为结语,既是对前文情景的呼应,也表达了对这段经历的珍视与怀念。通过“醉”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洒脱与放逸,也暗示了在自然美景中的沉浸与忘我,最终以“聊记洞中年”收尾,既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是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宁静、和谐生活的追求,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五老出东南,崔嵬相閒隔。
清晨登绝顶,处处仙人迹。
朱霞散九光,岩谷好颜色。
回首空澄湖,黄涛正喧击。
石上弦素琴,神欢心自清。
仙童三四人,忽来左右听。
嘹嘹诵金书,劝我餐瑶琼。
赠我一玉麈,邀我淩云行。
舍琴与之去,恍惚在蓬瀛。
东坡先生,锦绣心胸。戏作怪石,一时告功。
当其落笔,雨霈风从。齐安赤壁,惠州鹤峰。
十年饱览,孰可撄锋。温润枯淡,变态不同。
一卷之石,作倚盘松。龙眠居士,孰羁其踪。
一瞬八表,如鹤在空。东坡颂美,佳名日穹。
明窗展观,松古石窿。天下之宝,岂间穷通。
东坡之节,龙眠之隐。一异出处,如琴加轸。
吁嗟二公,人中之龙。百馀岁后,仰止英风。
我生后时,何以形容。纪述惟赞,愧非扬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