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互动与和谐之美。
首句“过时不语莺解事”,以黄莺为喻,形象地表达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黄莺在春日里歌唱,却在人经过时保持沉默,仿佛懂得人间的礼仪,这既是对黄莺智慧的赞美,也是对自然界中万物有灵的体现。这里的“不语”并非真正的沉默,而是以一种含蓄的方式表达着对人类的尊重与理解,营造出一种和谐共处的氛围。
次句“怕客深藏鱼见机”,则将视角转向了水中的世界。鱼儿在水中悠游,面对“客”的到来(这里可以理解为人的活动),它们选择深藏于水底,以避免打扰。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鱼类的机敏与适应能力,也暗示了自然界中各种生物之间的相互尊重与默契。鱼儿的“深藏”与黄莺的“不语”相呼应,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与哲理的画面,强调了自然界中各物种间的和谐共生关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黄莺与鱼儿的象征性行为,巧妙地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以及自然界中蕴含的智慧与秩序。诗人朱敦儒以简洁而富有深意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命力的春日图景,引人深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岁晏行
黄雾飘飘朔风起,岁除日月今馀几。
炉烟欲尽书生寒,三阳开泰从兹始。
钓鱼台上独盘桓,雪消云散海天宽。
罗浮东望如咫尺,神游曾入梅花村。
多暇田园依竹榻,挂壁藤蓑悬短锸。
牛犊长鸣扣角歌,黄鸡白酒过残腊。
羽檄宵传海若惊,献俘方喜来夷庭。
蛮荒复报群酋乱,壮士何人愿请缨。
闾阎纷纷按图籍,里中鸡犬无宁夕。
尺田寸宅鱼鸟身,公家何苦相驱逼。
我本江南一布衣,逢时经略愿多违。
太平天子勤南顾,谁向苍生为察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