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成(bù chéng)的意思:表示事物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或目标,也可表示否定的意思。
寸田(cùn tián)的意思:指面积非常小的土地或贫瘠的田地。
分宜(fēn yí)的意思:分别适宜,各自适合
过所(guò suǒ)的意思:过去的所在,指过去所经历或所在的地方。
积雪(jī xuě)的意思:指积聚的雪,比喻长时间积累的事物。
乐岁(lè suì)的意思:愉快地迎接新年,表示喜庆、快乐的心情。
令君(lìng jūn)的意思:指令君主,掌权的人。
南乡(nán xiāng)的意思:指南方的乡村,也用来比喻远离中央政权的地方。
南北(nán běi)的意思:南北表示方向,也可以表示两个相对的地点或事物。
农父(nóng fù)的意思:指农民父亲,也泛指农民。
荞麦(qiáo mài)的意思:指顽强不屈、不被困难所打倒的精神。
所闻(suǒ wén)的意思:
所听到的;所知道的。《商君书·更法》:“夫常人安于故习,学者溺于所闻。”《汉书·刘向传》:“臣幸得託肺附,诚见阴阳不调,不敢不通所闻。” 晋 陶潜 《桃花源记》:“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 汉 ,无论 魏 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孙文定公》:“人君耳习於所闻,则喜諛而恶直。”
晚禾(wǎn hé)的意思:晚熟的禾稻。比喻晚年仍有所作为。
五斗(wǔ dǒu)的意思:五斗是一个古代的计量单位,指的是五斗米,用来形容人吃得很多、贪吃。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深入南乡巡视旱情时所见的农村景象,以及对农民辛勤劳作的深切同情和对官府政策的反思。
首联“分宜南北两乡分,路入南乡过所闻”,开篇点题,描述了作者从北至南行进的路径,进入南乡后听到的种种声音,为全诗营造了一种深入民间、关注民生的氛围。
颔联“荞麦满山明积雪,晚禾匝野涨黄云”,运用生动的比喻,将荞麦比作积雪,晚稻比作黄云,形象地展现了南乡的自然风光和农作物的生长情况,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跃然纸上。
颈联“寸田必垦怜农父,五斗空餐愧令君”,表达了作者对农民辛勤耕作的深深同情,同时也对自己作为官员未能有效解决旱情问题而感到惭愧,体现了古代士大夫忧国忧民的情怀。
尾联“惜许早田成旱损,不成乐岁答民勤”,总结了作者的感慨,虽然努力巡视旱情,但遗憾的是未能有效缓解旱灾带来的损失,无法真正回应百姓的辛勤付出,表达了对农业歉收的惋惜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寄衣曲
商飙落叶如飞燕,寒衣处处催针线。
征夫一去未曾还,十载相思不相见。
相见家乡讵有期,旧衣寄尽寄新衣。
织成窗外三更月,缝就镫前半晓鸡。
忆昔裁衣手腕轻,算来宽窄能相称。
悠悠离别已多年,心意商量愁未定。
定识腰肢旧日非,剪来那得更宽围。
试把妾身还自约,嫁衣宽尽不相依。
再四丁宁寄徒侣,愿见儿夫亲付与。
泪痕滴上半成殷,到日开时应认取。吁嗟乎!
王家多难为前驱,休说封侯志尚虚。
又恐思家徒乱意,衣间不付一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