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卑山故崇,河黄济故清。
《奉和族祖紫岩翁谩兴十首·其四》全文
- 注释
- 地卑:地势低。
山故崇:山因此显得高大。
河黄:黄河水浑浊。
济故清:济水依然清澈。
彼:他。
超世才:超越世俗的奇才。
愧:感到惭愧。
吾无能:我自己无能。
壁中书:墙壁上的书籍。
不如:不如。
相牛经:相马经(古代一本关于相马的书)。
- 翻译
- 地势低洼山因而显得高大,黄河混浊而济水依然清澈。
他并非超越世俗的奇才,只是我感到惭愧自己无能为力。
我家墙壁上的书籍,比不上相马经的实用价值。
- 鉴赏
此诗为北宋时期诗人汪炎昶所作,名为《奉和族祖紫岩翁谩兴十首(其四)》。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才能的自谦之情,以及对古代圣贤书卷的推崇。
"地卑山故崇,河黄济故清。彼岂超世才,但愧吾无能。"
这些句子描绘了一种自然景观,通过“地卑”、“山故崇”、“河黄”和“济故清”来表明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同时借此反衬出“彼岂超世才”的伟大,以及作者自己的自卑之情,“但愧吾无能”。
"我家壁中书,不如相牛经。"
这里,诗人通过对比自己家中的书籍与相传的《牛经》,表达了对古代圣贤典籍的敬仰,同时也显露了一种自谆之意,认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远不及古人的智慧。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和书籍的对比,展现了作者对于个人才能的自省与自谦,以及他对古人圣贤的尊崇。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后猛虎行
灌莽何萧萧,白日虎攫人。
谁谓虎攫人,壮士折其樊。嗟我乳虎,宁逢汝怒。
猛虎食我,不破我釜。铜牙伏机,公取其皮。
公取其皮,吏来择肉,倾我釜中糜。
哀哉负刍子,朝出暮不还。
有伥窥门中,闭门恐是虎而冠。
蒺藜喧喧作书寄猛虎,我归汝狸贫村牙齿已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