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一》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一》全文
魏晋 / 陶渊明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巨猾肆威暴,钦駓违帝旨。

窫窳强能变,祖江遂独死。

明上天鉴,为恶不可履。

长枯固已剧,鵕鹗岂足恃!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巨猾(jù huá)的意思:形容人非常狡猾、狡诈。

明上(míng shàng)的意思:指明显、显然、明明白白。

明明(míng míng)的意思:显而易见;明明白白地

强能(qiáng néng)的意思:指能力强大,有很高的能力。

钦駓(qīn pī)的意思:指受到重视和尊敬的人。

上天(shàng tiān)的意思:指超出人力所能及的事物,也可以表示极高的地位或境界。

肆威(sì wēi)的意思:形容威势非常盛大,无所顾忌地张扬自己的权势。

威暴(wēi bào)的意思:用强势的手段压制、欺压他人。

祖江(zǔ jiāng)的意思:指祖辈一代的江河,也用来比喻渊源深厚的事物。

注释
钦駓:神怪名。
窫窳:神怪名。
长枯固已剧,鵕(jùn)鹗(è)岂足恃!
翻译
贰负之臣逞凶暴,钦駓违背帝旨意。
窫窳虽死尚能变,祖江死去永消失。
上天可鉴明审察,作恶之举不可为。
臣危被罚甚痛苦,鵕鹗之变不足恃!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陶渊明的作品,名为《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一》。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借古代神话传说表达对权势和恶行不满以及对正义的渴望之作。

“巨猾肆威暴,钦駓违帝旨。”开篇即描绘了一个强大而凶猛的怪兽“巨猾”横行霸道,它的暴行是如此嚣张,以至于触犯了天子的命令。这两句通过神话中的生物来隐喻现实中那些不受约束、为所欲为的统治者或权贵。

接着,“窫窳强能变,祖江遂独死。”“窫窳”是一种传说中的能变化的怪物,祖江则是古代传说的英雄。这里通过对比,祖江虽然英勇,但最终还是无法逃脱死亡的命运,而那些能够变化多端、手段高超的强者却能生存下来。这两句暗示了现实中的不公和无常。

“明明上天鉴,为恶不可履。”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正义的信仰,认为上天是明察的,对于那些作恶多端之人,最终是不可能继续其恶行的。这也反映出了诗人对于理想中的公平和正义的向往。

“长枯固已剧,鵔鸃岂足恃?”最后两句则是对现实中一些看似强大但实际脆弱之物的质疑。这里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表面上看似坚不可摧,但实际内空外壮的东西不值得依赖和信任。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神话传说中的生物和故事来反映现实社会中的矛盾与冲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正义和公平的向往,以及对那些作恶者最终会受到天谴的坚定信念。

作者介绍
陶渊明

陶渊明
朝代:魏晋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猜你喜欢

郭文通画

水气漫漫浸碧山,奇峰佳木有无间。

小窗独坐穷周易,不见春风不出关。

(0)

送张维亨之沂州

琅琊台下看新晴,听得阳关第四声。

千树梅花满地雪,也应难比使君清。

(0)

舟中与司马侍御夜话

短烛清尊话世情,几回失笑几回惊。

黄梅积雨今宵霁,犹有行人恶月明。

(0)

画景·其三

舣棹荻花湾,相期且未还。

不须愁日落,明月在东山。

(0)

棠溪景·其五

沧海明月来,古戍行人静。

惊见颠张书,满地藤萝影。

(0)

棠溪景·其二

潮去闸头浅,潮来闸头深。

浅深浑有定,不似世人心。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