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方明(fāng míng)的意思:指道路明亮,光明正大。
高坐(gāo zuò)的意思:指高居要职,地位显赫,权力大。
鬼神(guǐ shén)的意思:指神秘、超自然的力量或存在。
寂寥(jì liáo)的意思:寂寥指的是孤独、冷清、寂寞无人的状态。
可中(kě zhōng)的意思:可中是指可以中招或受到攻击的意思。
空堂(kōng táng)的意思:空无一人的房间或堂屋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漠漠(mò mò)的意思:形容景色模糊、朦胧不清。
神听(shén tīng)的意思:指听力非常敏锐,能够听到一般人无法察觉的声音。
身后(shēn hòu)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在另一个人或事物之后,引申为对某个人或事物的评价或看法。
生公(shēng gōng)的意思:指人们在生活、工作中不拘小节,不计较个人得失,能够宽容、谦和待人。
说法(shuō fɑ)的意思:指言辞、表达方式。
一方(yī fāng)的意思:一方指一个地区或一个人。
中庭(zhōng tíng)的意思:指院子中央的庭院,也可引申为指某个地方的核心或中心。
生公说法(shēng gōng shuō fǎ)的意思:指生活中经常有人为了自己的私利而歪曲事实,说出不实之辞的行为。
- 注释
- 生公:生公指的是东晋时期的高僧竺道生,以其讲解佛法深奥而闻名。
说法:讲经说法。
鬼神:这里比喻听众广泛,不仅指真实存在的神灵,也包括人们的心灵。
身后:指生公去世后。
空堂:空荡的厅堂。
夜不扃:夜晚也不上锁,表示对生公的敬仰和怀念。
高坐:形容生公讲经时的威严或庄重姿态。
寂寥:寂静、冷清。
尘漠漠:形容尘土飞扬,环境荒凉。
一方:一片。
明月:明亮的月亮。
可中庭:照亮了庭院,象征着生公的精神照亮了人心。
- 翻译
- 生公讲经时,连鬼神都来倾听
他去世后,夜晚空荡的厅堂不再上锁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僧(生公)在深夜之中进行佛法说教的情景。"生公说法鬼神听",表明他的法语不仅吸引了人间众生的聆听,也连鬼神都来聚集。"身后空堂夜不扃",则是描写他讲经的场所在深夜依旧敞开,没有关门的安静与开放。
"高坐寂寥尘漠漠"一句,形象地展示了生公居高临下的威严以及他周围环境的清净与宁静。"一方明月可中庭",则是诗人对夜晚明亮月光洒满中庭的美好描绘,这不仅映照出场景之美,也象征着佛法的纯洁和智慧。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对立的手法,突出了生公讲经时环境的神圣与宁静,以及他所传播的佛法智慧之光明。同时,诗中也蕴含了作者对于宗教信仰、精神追求和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秦少游书简帖赞
昔江淹梦五色笔,而不以能书称。
天昌其文,字偕以行,如公辞章,淹岂能京。
既已禅长公之文箓,奚必夸大令之墨精。
托敬贤之盛心,尚遗迹之可凭。
然则我得其诗,手之而不释。
予方将借荆国之书,以为此帖之评。
林文节元祐日记帖赞
汉大中大夫东方曼倩之对孝武曰:诚得天下贤士公卿在位,咸得其序。
譬如以周召为丞相,仲尼居御史府,毕公高备拾遗,蘧伯玉为太傅,博士则以颜闵,执金吾以季路,卫尉以卞严子,光禄以仲山甫,郡守以子产,詹事以孔父,史鱼司直,申伯为御,下至旄头式候亦羿万之伍,则唐虞之隆,成康之际,陈功比德,自无以喻。
武帝为之大笑,盖甚言其难遇也。
今视元祐之时,彼固何足慕哉。
群贤拔茅,大奸脱距。如确如惠,必斥必去。
师保万民,维温维潞。大老既归,百揆时序。
师表以韩,押麻以吕。班廷谢门,纷鹓振鹭。
守正如王,博闻如顾。钱刘曾孔,滃云蒸雾。
其未登于录者又不可一二数。
宣制正衙,天人交助,翕然闾巷,曰司马雨。
公盖异时攘臂于代言之间,而染指于同省之赂,顾犹有是语。
则是非之公,盖未尝不具也。
然则插齿吐吻,擢项结股。委蛇其迹,偊旅其步。
虽辨知闳达溢于文辞,而诙谐者犹皆不之与,后之君子其必知所去取矣。
幅纸之得,正邪以寓。式窥厥衷,逸史是补。
《林文节元祐日记帖赞》【宋·岳珂】汉大中大夫东方曼倩之对孝武曰:诚得天下贤士公卿在位,咸得其序。譬如以周召为丞相,仲尼居御史府,毕公高备拾遗,蘧伯玉为太傅,博士则以颜闵,执金吾以季路,卫尉以卞严子,光禄以仲山甫,郡守以子产,詹事以孔父,史鱼司直,申伯为御,下至旄头式候亦羿万之伍,则唐虞之隆,成康之际,陈功比德,自无以喻。武帝为之大笑,盖甚言其难遇也。今视元祐之时,彼固何足慕哉。群贤拔茅,大奸脱距。如确如惠,必斥必去。师保万民,维温维潞。大老既归,百揆时序。师表以韩,押麻以吕。班廷谢门,纷鹓振鹭。守正如王,博闻如顾。钱刘曾孔,滃云蒸雾。其未登于录者又不可一二数。宣制正衙,天人交助,翕然闾巷,曰司马雨。公盖异时攘臂于代言之间,而染指于同省之赂,顾犹有是语。则是非之公,盖未尝不具也。然则插齿吐吻,擢项结股。委蛇其迹,偊旅其步。虽辨知闳达溢于文辞,而诙谐者犹皆不之与,后之君子其必知所去取矣。幅纸之得,正邪以寓。式窥厥衷,逸史是补。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94967c6c52d23028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