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涧无别源,万壑共一广。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望 水 诗 南 北 朝 /鲍 照 刷 鬓 垂 秋 日 。登 高 观 水 长 。千 涧 无 别 源 。万 壑 共 一 广 。流 驶 巨 石 转 。湍 回 急 沫 上 。苕 苕 岭 岸 高 。照 照 寒 洲 爽 。东 归 难 忖 恻 。日 逝 谁 与 赏 。临 川 忆 古 事 。目 孱 千 载 想 。河 伯 自 矜 大 。海 若 沉 渺 莽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别源(bié yuán)的意思:指事物的根源、源头。
鬓垂(bìn chuí)的意思:形容年老的人头发白了,垂在脸颊两旁。
忖恻(cǔn cè)的意思:忖恻指心中推测他人的喜怒哀乐,体察他人的心情。
登高(dēng gāo)的意思:指登上高山或高楼,比喻达到较高的位置或境地。
东归(dōng guī)的意思:指东方的归宿,表示东方的归还或返回。
高观(gāo guān)的意思:形容人的眼光高,见识广。
古事(gǔ shì)的意思:指古代的事情或历史事件。
海若(hǎi ruò)的意思:形容海洋广阔无边。
河伯(hé bó)的意思:指长江的神,也泛指大河的神灵。
矜大(jīn dà)的意思:矜大指自以为了不起,自负自大。
临川(lín chuān)的意思:指临时担任某个职务或角色。
流驶(liú shǐ)的意思:指水流奔流不息,形容水势迅猛。
渺莽(miǎo mǎng)的意思:形容景象辽阔、广大,无边无际,无穷无尽。
千载(qiān zǎi)的意思:千年的时间。
秋日(qiū rì)的意思:指秋天的日子,也可引申为秋天的景色或氛围。
苕苕(tiáo tiáo)的意思:形容植物长得茂盛、繁密。
湍回(tuān huí)的意思:形容水流回旋急速,蜿蜒曲折。
照照(zhào zhào)的意思:照看、照料
自矜(zì jīn)的意思:自我吹嘘,自负自满
- 注释
- 刷鬓:指秋日的阳光如同梳子般掠过鬓角。
垂秋日:秋日的阳光低垂,意指傍晚时分。
登高:爬上高处。
观水长:眺望远处水流的绵延不绝。
千涧:形容众多的山间细流。
无别源:源头相同,比喻同根同源。
万壑:形容极多的山谷。
共一广:共享同一片广阔的天地。
流驶:水流迅速奔腾。
巨石转:强大的水流能转动巨大的石头。
湍回:水流湍急回旋。
急沫上:激起的泡沫向上飞溅。
苕苕:形容山岭高峻的样子。
岭岸:山岭的岸边。
照照:明亮、清朗的样子。
寒洲:寒冷的沙洲。
爽:清新、爽朗。
东归:向东返回。
忖恻:内心的忧伤或思虑。
日逝:时间的流逝。
临川:面对河流。
忆古事:回忆古代的事情。
目孱:目光中透露出的柔弱或哀愁。
千载想:跨越千年的思绪。
河伯:古代神话中的黄河水神。
自矜大:自我夸耀其广大。
海若:古代指海神。
沈渺莽:深邃而浩渺无边。
- 翻译
- 秋日映照梳理着鬓发,登高远望水流漫长。
千条山涧同出一源,万道深谷共享一片广阔。
激流使得巨石转动,湍急处泡沫飞溅向上。
山岭之岸高耸入云,寒凉的沙洲在阳光下分外清爽。
向东归去心中满是难以言喻的伤感,时光流逝又有谁能共赏。
面对河流回忆往昔,眼神中满是对千年历史的遐想。
河神自夸其大,而大海则深邃浩瀚无边。
- 鉴赏
这首古诗描绘了一幅秋日登高观水的景象,诗人以深远的视角审视自然之美。开篇两句“刷鬓垂秋日,登高观水长”,诗人在一个清凉的秋日里,将头发向后拢起,站在高处,凝望着那绵长的河流。
接下来的“千涧无别源,万壑共一广”表达了河流之广阔,虽然有成千上万条支流,但最终都汇聚成了同一个宽广的水域。这种描写手法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宏大与统一。
“流驶巨石转,湍回急沫上”则捕捉到了河水奔腾不息的情形,河水在巨石旁边转换方向,激起层层浪花。这里通过对比巨石和快速翻腾的水流,强调了自然力量的磅碜。
“苕苕岭岸高,照照寒洲爽”中,“苕苕”形容山势连绵,岭岸之高与河水相映成趣;而“照照”则是光线在水面上的反射,给人以清凉的感觉。
诗人的情感在“东归难忖恻,日逝谁与赏”中开始流露。随着日落东山,回家的路程变得愈发艰辛,时间匆匆而过,却没有合适的人来分享这美好景致。
最后两句“临川忆古事,目孱千载想”,诗人站在河岸边,回忆起古代的故事和传说。他的目光似乎穿越了千年时空,感慨万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之美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与现实、个人情怀与大自然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僧游西湖归永嘉
大地疮痍痛正新,南归不避雪纷纷。
柳边人忆一湖锦,松下僧闲九里云。
熟路有缘家易到,空经无字世难闻。
菖蒲涧水濯双足,雁荡山巅曝夕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