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半月(bàn yuè)的意思:半个月亮,表示时间的一半。
辟恶(pì è)的意思:排除邪恶、驱除恶势力。
不成(bù chéng)的意思:表示事物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或目标,也可表示否定的意思。
初生(chū shēng)的意思:比喻刚出生的小动物或小孩子。
落雁(luò yàn)的意思:形容女子的美丽容貌。
攀龙(pān lóng)的意思:攀龙指的是追求高尚、卓越的事物或追求权势、地位的行为。
宛转(wǎn zhuǎn)的意思:形容言辞或文章的转折婉转、曲折动人。
乌号(wū hào)的意思:指黑色的号角,比喻坏消息或不祥之兆。
虚引(xū yǐn)的意思:虚假地引用、借用别人的话或事情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依稀(yī xī)的意思:模糊地看到或记得,不清晰或不确切地知道。
月明(yuè míng)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照耀的夜晚。
- 翻译
- 桃花被赋予驱邪的美名,桑木象征着新生的开始。
在精美的雕饰马鞍边缘,月光隐约可见如弯月。
远方的弓箭弯曲,仿佛射落雁影,空中的猿鸣也被引发出来。
心中满是对乌鸦哀鸣的共鸣,却无法实现登龙的壮志。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的作品,从字面上看,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笔触来描绘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图。
“桃文称辟恶,桑质表初生。”这两句通过对比桃树与桑树的不同特性,展示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其中,“桃文”指的是桃花,“称辟恶”形容桃花盛开的样子;“桑质”则是桑树,“表初生”说明桑叶开始萌发。诗人通过这两种植物的不同生长状态,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气息。
“宛转雕鞬际,依稀半月明。”这里描绘的是夜晚的景色。“宛转”形容弓的曲线美,“雕鞬”则是装饰精美的弓和箭筒。诗人用这些意象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神秘的氛围。而“依稀半月明”则让人联想到了夜空中那轮淡淡的月亮,给整个画面增添了梦幻般的光彩。
“遥弯落雁影,虚引怯猿声。”这两句诗继续描绘夜晚的宁静与孤寂。远处传来的是大雁飞过时留下的影子,而“虚引”则是对空中回荡着的猿啼(猴子的叫声)进行了一种模糊而又微妙的描绘。这种写法强化了夜晚的寂静感。
最后,“徒切乌号思,攀龙遂不成。”诗人表达了一种无奈和对远大志向难以实现的感慨。“徒切”意为徒劳无功,“乌号”是古代用来召集士兵的工具,这里可能象征着某种呼唤或者期待。整句话表达了诗人内心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深刻体会。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夜色氛围的细腻描绘,传递了一种既美好又带有淡淡哀愁的情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恭和圣制初阅纯德山喜而自得
恭览周神寝,回径历羊肠。
伊昔著嘉名,兆称天子冈。
势连嵩华远,水绕湘流长。
蟠互丘峦胜,荣休王气昌。
龙藏忽二纪,松柏皆踰墙。
上帝悦明德,眷此受命乡。
惟盘壮南服,允作万世防。
慎固永弗移,山祇告吾皇。
钟灵发祯应,天定非人量。
河山亘终古,孝德无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