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融和答三首再用韵赋一绝以谢》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笔端(bǐ duān)的意思:指写作、创作的能力或水平。
不但(bù dàn)的意思:表示不仅仅如此,除了某种情况之外,还有其他情况。
触目(chù mù)的意思:形容景象或事物引人注目、令人震撼。
登楼(dēng lóu)的意思:指登上高楼或高山,从高处俯瞰,观察远景。
风烟(fēng yān)的意思:指战争、动乱中的烽烟和战火。
山色(shān sè)的意思:山的景色、山的颜色
诗料(shī liào)的意思:诗料是一个形容诗歌或文章的素材或材料的词语。用来形容文章或诗歌的内容丰富、充实,可以引发人们的共鸣和思考。
阴晴(yīn qíng)的意思:指天空阴沉或晴朗的变化。也用来形容人的情绪或境况时好时坏。
中看(zhōng kàn)的意思:形容程度不高,只是尚可。
- 注释
- 登楼:登上高处的楼台。
触目:映入眼帘。
皆:都。
诗料:创作诗歌的灵感。
难写:难以用文字表达。
风烟:指自然景象中的云雾。
尽笔端:完全用笔墨表现。
不但:不仅。
绿阴:绿树成荫。
晴后好:晴天时更显得美好。
亦便:同样。
山色:山景。
雨中看:在雨中欣赏。
- 翻译
- 登上高楼,眼前的景象都是诗的素材,
却难以用笔尖完全描绘出那风烟迷蒙的景色。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文蔚的《子融和答三首再用韵赋一绝以谢》中的第四句。诗人通过登楼远望,感叹眼前的景致宛如诗画素材,丰富多彩,难以尽数描绘。他强调无论是晴天时的绿树阴浓,还是雨中的山色朦胧,都各有其独特的韵味,值得入诗入画。诗人借此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与赞美,以及对诗歌创作的热情。整句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宋诗崇尚自然、注重意境的特点。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古钗叹
刑徒鬼火去飘忽,息妇堆前殡齐发。
白烟泪湿樵叟来,拾得慈献陵中发。
青长七尺光照地,发下宛转金钗二。
持归薰沐置高堂,包裹恐为神所将。
妻儿朝拜复莫拜,冉冉卧病不得瘥。
省知天物厌凡庸,夜送白龙潭水中。
扣头却顾祈免死,永入幽宫伴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