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老秋仍露,山空晚更鲜。
对榻僧长坐,闻钟客未眠。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山居的画面。首句“树老秋仍露”写出了老树在秋风中依然挂满露珠,显示出岁月的痕迹和自然的静谧。次句“山空晚更鲜”则强调了傍晚时分山间的清新与空旷,晚霞的色彩更为鲜明。
第三句“雨添舂药水”描绘了山居者在雨后舂制药材的情景,流露出生活的简朴与自然的滋养。第四句“云湿种瓜田”进一步展现出农耕生活的场景,湿润的云气增添了田园的诗意。
第五、六句“对榻僧长坐,闻钟客未眠”通过僧人静坐和旅人的不眠,传达出山居环境的宁静以及人们对这种生活的深深沉醉。最后一句“自应麋鹿性,疏散爱林泉”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亲近自然生活的向往,体现出诗人淡泊名利、崇尚自然的人格特质。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南山紫云山居的景色,展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喜爱和追求。
浓阴堆积,迥野空旷,将回微煦。
还是觉、早梅依旧,清艳枝枝攒晓树。
弄霁影、尽脂凝香蒂,琼削纤葩竞吐。
对几处园林,芳菲消息,都因传去。
取次台榭,等闲院落,偏宜独擅芳步。
长恁恐、寿阳妆面,姑射冰肤成暗妒。
笑杏坞、共桃蹊夸丽,一霎狂风骤雨。
又争似、年年此际,先得东皇为主。
好似雪里精神,曾解恼、游人吟顾。
想当时折赠,端的凭谁付与。荡醉目、恨同云阻。
画角声将暮。想异时成实,和羹止渴,还应得路。
鬓雪今千缕。更休休、痴心呆望,故人明主。
晚学瞿聃无所得,不解飞升灭度。
似晓鼓、冬冬挝五。
散尽朝来汤饼客,且烹鸡、要饭茅容母。
怕回首,太行路。麟台学士微云句。
便樽前、周郎复出,审音无误。
安得春莺雪儿辈,轻拍红牙按舞。
也莫笑、侬家蛮语。
老去山歌尤协律,又何须、手笔如燕许。
援琴操,促筝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