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开仙窟宅,非与众岩俦。
树响晴翻雨,岚凉夏变秋。
禽灵啼复断,云怪吐还收。
深羡群僧住,嗟予莫少留。
这首诗描绘了卢臧对澹山岩的独特感受与赞美。诗人以“谁开仙窟宅”开篇,将澹山岩比作仙境,暗示其非凡之处。接着,“非与众岩俦”一句,强调了澹山岩的独特性,与普通的山岩不同。
“树响晴翻雨,岚凉夏变秋。”这两句运用了生动的自然景象来表现澹山岩的神奇。晴天时树木的声响仿佛预示着雨的到来,而山间的雾气在夏日里带来了凉意,仿佛让季节发生了变化。这种巧妙的比喻,展现了澹山岩环境的神秘与独特。
“禽灵啼复断,云怪吐还收。”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澹山岩的自然生态之美。鸟儿的啼鸣似乎充满了灵性,而云彩的变化莫测,既吐纳自如,又收放有度,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和神秘色彩。
最后,“深羡群僧住,嗟予莫少留。”表达了诗人对能够长久居住在如此美景中的僧侣们的羡慕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自己未能长时间停留的遗憾。这一句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展现了澹山岩的自然美和神秘氛围,表达了诗人对美好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自陇头垂谱,调鼎传家,典刑犹有。
岁岁芳期,报小春时候。
仙骨非凡,生香不断,标格蕙兰右。
江路孤山,水边雪际,为渠诗瘦。
白玉堂前,青毡席上,孰谓无人,有如此酒。
得意春风,且占万花首。
会看常娥,移栽月殿,肯向桂华后。
应笑家林,枯松厌蹇,岁寒堪友。
晚出千林,中立三秋,清哉此花。
自鹫峰移下,碎成玉屑,蟾宫分到,缀作金葩。
粟许来微,薰天声价,较楚蕙庾梅还韵些。
真奇处,但餐沆瀣,不染繁华。酒边一笑婆娑。
疑香醉山中尊者家。
怅尘埃俗状,强颜羞对,风骚墨客,乐事堪夸。
月照才清,露浓尤馥,饮待夜深应更佳。
姑容我,胆瓶斜插,卧看窗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