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用(bù yòng)的意思:不需要、不必要
尺寸(chǐ cùn)的意思:形容大小、长短、高低等方面的范围或度量。
胆略(dǎn lüè)的意思:指勇敢有胆识,有智谋和决断力。
非不(fēi bù)的意思:非不意味着不一定,表示并非完全否定或排除的意思。
风流(fēng liú)的意思:指人的品貌、言谈举止等方面优雅、有魅力。
缓急(huǎn jí)的意思:指对事情的处理要根据情况的紧急程度来决定,不可以操之过急或拖延。
明时(míng shí)的意思:明时意为明天的时候,也指将来的时候。
谋谟(móu mó)的意思:指筹划计谋,策划谋略。
难问(nán wèn)的意思:难以询问或得到答案
前辈(qián bèi)的意思:指在年龄、职位、学问等方面比自己更早出现或更高一级的人。
世人(shì rén)的意思:指世界上的人;所有的人。
天难(tiān nán)的意思:指天灾人祸,大自然对人类造成的困扰和痛苦。
寻常(xún cháng)的意思:寻常指平凡普通、常见的事物或情况。
已矣(yǐ yǐ)的意思:已经结束或已经完了
志士(zhì shì)的意思:指有志向、有抱负的人,特指愿意为国家或社会事业奋斗的人。
自多(zì duō)的意思:自我夸耀,自以为了不起。
- 翻译
- 人生的疑问已经无法解答,世道的艰难令人悲叹。
那些风流倜傥的先辈,他们的胆识无人能及。
在紧急关头能深思熟虑,但在日常生活中却显得拘谨。
在清明的时代并非不被任用,只是有志之士往往过于迂腐。
- 注释
- 已矣:无法再问。
天难问:人生的疑问难以解答。
哀哉:悲哀啊。
道竟孤:世道如此孤独。
风流前辈:有才华的前辈。
胆略:胆识和智谋。
世人无:世间少有人能比。
缓急:紧急和平常。
谋谟:深思熟虑的计划。
尺寸拘:拘泥于常规。
明时:清明的时代。
非不用:并非不被任用。
志士:有志之士。
多迂:大多过于迂腐。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为任安抚所作的挽诗之一,表达了对故去的任安抚深深的哀悼和对其人品与才能的敬仰。首句"已矣天难问",传达出对逝者无法再问天的无奈,暗含对命运无常的感慨。次句"哀哉道竟孤",强调了任安抚生前的孤独,可能指他在仕途或道德追求上的与众不同。
"风流前辈似",赞扬任安抚的风度和才情,如同前辈中的佼佼者。"胆略世人无",进一步突出他的胆识过人,无人能及。"缓急谋谟见",称赞他在关键时刻能够深思熟虑,制定明智的策略。然而,"寻常尺寸拘"又暗示他日常生活中可能过于严谨,拘泥于小节。
最后两句"明时非不用,志士自多迂",在肯定任安抚在明君时代并未被埋没的同时,也揭示了他作为志士可能过于坚持原则,显得有些不合时宜。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深情而又客观地评价故人的挽诗,展现了诗人对逝者的敬仰和对其独特人格的惋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