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咏一百首·其三十四接舆》全文
- 注释
- 巢父:古代隐士,以编制鸟巢为生。
衰周:指周朝晚期,国力衰弱。
楚狂:指楚国的狂士,如接舆,行为放荡不羁。
豪杰士:指杰出的人物或英雄豪杰。
文王:周文王,贤明的君主,后世常作为理想君主的象征。
- 翻译
- 自古以来听说过巢父的事迹
在衰落的周朝也有着楚国的狂人
- 鉴赏
此诗为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刘克庄所作的《杂咏一百首》中的第34首。从这四句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历史上豪杰之士的赞颂与怀念。
“上古闻巢父,衰周有楚狂。”两句通过提及远古的巢父和东周时期的楚狂,展现了诗人对于不同时代那些独立思考、勇于直言真理者的敬仰之情。巢父与楚狂都是历史上的隐士,他们或隐居山林,或以疯癫之态表达对世俗的无奈和批判。
“由来豪杰士,不必待文王。”这两句诗则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于英雄豪杰不受时代限制的赞美。即使是在没有伟大领袖如周文王在位的时期,历史上仍然产生了许多值得我们纪念和尊敬的人物。这也表达了一种观点,即真正的英杰不是仅凭权势或地位来衡量,他们的卓越与影响力是超越时代的。
总体而言,这四句诗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上那些不畏强权、坚持自我思想和行为的人物的深刻敬意,以及对他们所代表的精神价值的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登金峨峰顶
拨开空翠上危颠,路绕羊肠石齿尖。
到顶方知天下小,攀高似取世人嫌。
碧连蓬岛云千叠,冷照东溟镜一奁。
归去松窗伴禅老,此山佳致话无厌。
偈颂六十首·其五十一
去年十一月,笑别下钟阜。
今年九月中,行见朝天路。
去住既无心,动静非取与。
平生安乐法,此意同谁语。
四明昔尝到,诸刹皆可数。
山川气象雄,麟凤栖迟处。
今思昔日游,岁月二纪许。
岂谓临晚景,侯伯重相顾。
开缄读来书,丁宁见毫楮。
姑苏二千石,眼高照天宇。
我昔昧平生,今见开心腑。
欣然乐与行,方鸣集众鼓。
先师未了底,今日应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