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新晴二首·其二》
《新晴二首·其二》全文
宋 / 许及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宿雨居然阁,顽云扫似开。

岚光湖上出,霁色柳边来。

铃鸽抟风转,筝鸢掣线回。

脩廊閒勃窣,花影上苍苔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勃窣(bó sū)的意思:形容声音大而清脆。

苍苔(cāng tái)的意思:指古老的庙宇、墓地等地方长满了青苔。

霁色(jì sè)的意思:霁色指的是天空在雨后放晴时的明亮和清澈的颜色。

居然(jū rán)的意思:表示事情出乎意料、超乎想象,常常带有一定的惊讶、不可思议的意味。

岚光(lán guāng)的意思:指山间云雾散开后,阳光透过云雾洒在山间的景象。比喻事物显露出来的样子。

上苍(shàng cāng)的意思:指天空中的神明,多用于表示对神的敬仰和对命运的依赖。

宿雨(sù yǔ)的意思:指长时间的雨水,也比喻积累已久的情感或事物。

顽云(wán yún)的意思:指固执不化的人或事物,比喻坚持错误的观点或行为。

抟风(tuán fēng)的意思:指风势猛烈,形容风势强大。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初晴的景象,诗人细腻地捕捉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展现出一幅清新明丽的画面。

首联“宿雨居然阁,顽云扫似开”,以“宿雨”和“顽云”开篇,形象地描绘了雨后的天空,仿佛一场久违的雨水将乌云驱散,天空重新焕发出明亮的气息。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居然阁”和“扫似开”生动地表现了雨云消散的过程,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颔联“岚光湖上出,霁色柳边来”,进一步描绘了雨后湖面和柳树的变化。雨后的山岚在湖面上投下光影,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宁静;而远处的柳树在阳光的照耀下,呈现出一片清新的色彩,给整个画面增添了生机与活力。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雨后自然界的清新与明媚。

颈联“铃鸽抟风转,筝鸢掣线回”,则转向对空中景象的描绘。雨后的空气格外清新,鸽子在空中翱翔,似乎在享受着自由的飞翔;风筝在微风中旋转,线绳在手中轻轻摆动,展现出一种动态的美感。这两句通过具体的物象,展现了雨后天空的广阔与自由。

尾联“脩廊閒勃窣,花影上苍苔”,最后聚焦于地面的细节。长长的走廊在雨后显得更加幽静,花影在苍苔上轻轻摇曳,既体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也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富有诗意的氛围。这一句通过“脩廊”、“苍苔”和“花影”的组合,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禅意的世界。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雨后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由阴霾到明朗的转变过程,以及其中蕴含的生机与和谐之美。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各种意象,构建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雨后世界的独特魅力。

作者介绍

许及之
朝代:宋

许及之(?~一二○九),字深甫,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淳熙七年(一一八○)知袁州分宜县(明正德《袁州府志》卷六)。以荐除诸军审计,迁宗正簿。十五年,为拾遗。光宗受禅,除军器监、迁太常少卿,以言者罢。绍熙元年(一一九○)除淮南东路运判兼提刑,以事贬知庐州。召除大理少卿。宁宗即位,除吏部尚书兼给事中。以谄事韩侂胄,嘉泰二年(一二○二)拜参知政事,进知枢密院兼参政。韩败,降两官,泉州居住。嘉定二年卒。 
猜你喜欢

游剑潭寺

一麾云水叩禅关,古寺修篁泊艇间。

鸥梦定知沧海变,桃源能避几家閒。

入门忍读前时句,对面重看旧识山。

为问龙泉缘底事,潭心不改碧潺潺。

(0)

佛兰西攻澎

酒酣谈往事,慷慨辄低昂。

只此一丸地,曾为百战场。

荷兰尝捋虎,郑氏亦亡羊。

佛寇频窥此,南洋险北洋。

(0)

津门感事·其一

登高远望恨无端,满目烽烟不忍看。

未了寸心惭负国,欲擎只手恨休官。

长河马邑西风紧,枯树蝉声夕照寒。

青眼终歌一搔首,问谁砥柱挽狂澜。

(0)

寿某星使

整军首运帷幄谋,煌煌真诰褒壮猷。

新政权舆播湘楚,嘉声宪走盈亚欧。

寿届黍秩杖于国,算绵八千岁为秋。

上方瑰宝西方佛,眷念元老天贶优。

(0)

凤山任满留别

海峤欣逢报政年,愧无异绩纪瑶编。

灯残细阅琴堂卷,雨后勤观绿野田。

八社莺声迟驿使,半屏日色促行鞭。

临歧依恋无他祝,大有频歌入舜弦。

(0)

乙未避乱崇武归舟阻风泊观音澳

乾坤战伐总堪伤,魂梦无因泣数行。

巨浪连天争簸舞,扁舟一叶共低昂。

岂期绝海逢孤岛,何处青山认故乡。

记得乱离秋八月,观音澳上几徬徨。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