矧志之洁蠲兮,何负乎天?
亦履方而砺兮,何罪乎地?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燮为悼念友人徐编修师得所作的哭祭诗。诗中以“矧志之洁蠲兮,何负乎天?”开篇,表达了对友人高尚品德的赞美与敬仰,认为其纯洁的志向并未辜负天地间的公正与评价。接着,“亦履方而砺兮,何罪乎地?”一句,进一步强调了友人的行为准则与道德操守,即便在世间受到误解或不公,也无愧于大地。
全诗情感深沉,字里行间充满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对其人格魅力的颂扬。姚燮通过此诗抒发了自己对于失去挚友的悲痛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高尚品质的永恒追忆。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友情的深刻理解。
贫者士之常,富亦我所欲。
得常讵要大,逐欲何由足。
荒哉化蝶翁,微欤监河粟。
人生命如线,日须不盈匊。
俯仰天地间,何由放羁束。
苒苒年华渐向西,可能回脚下涂泥。
静收营虑远书卷,少有工夫入菜畦。
洁甚水蒲边白鸟,翩然风柳下黄鹂。
犹嫌宿处闻鸡犬,更待移深过虎蹊。
造化涵洪靡不容,近分一谷著愚公。
地因沙涨偏竹宜,山为岩多却碍松。
夜静图书天晓睡,腊寒薪火暑天风。
独惭道学工夫浅,却比先师不屡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