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不见月答永叔》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中 秋 不 见 月 答 永 叔 宋 /梅 尧 臣 天 嫌 物 兼 美 ,而 使 密 云 藏 。已 向 石 屏 见 ,何 须 照 席 光 。
- 注释
- 天:指自然界的天。
嫌:嫌弃,这里指上天认为。
物:事物,这里指美景。
兼美:同时具备多种美好的特质。
使:让。
密云:浓密的云彩。
藏:隐藏。
石屏:像石屏一样的景物,可能是山石或者屏障。
照席光:照亮席面的光芒。
- 翻译
- 上天似乎觉得万物已经足够美好,却让浓密的云彩遮掩了这一切。
我们已经在石屏上看到了它的身影,又何必再让它照亮席面呢。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中秋不见月答永叔》,通过对中秋之夜月亮被云层遮掩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微妙情感。首句“天嫌物兼美,而使密云藏”暗含了诗人对月色被隐藏的遗憾,认为上天似乎嫉妒万物过于完美,所以让浓厚的云彩遮住了明亮的月光。接着,“已向石屏见,何须照席光”则以幽默的口吻说,即使在石屏上映现的月影也足以欣赏,暗示并不强求月光直射席面的明亮。
整体来看,此诗寓情于景,通过月与云的对比,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现象的独特感受,以及淡然处之的生活态度。梅尧臣的诗才在这首诗中得到了体现,他善于捕捉生活中的小细节,以诗的形式展现出深沉的情感和哲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赠李侍御尊公七帙
白发沧江上,三朝百岁人。
花间留胜事,李下识前身。
经术高贤嗣,才名弱齿臻。
匣尊鸾诰重,庭舞豸袍新。
玉杖初传赐,瑶卮不记巡。
蟠桃呈永日,霜橘荫馀春。
暮景鸥盟固,仙龄鹤算均。
犹闻颂嵩岳,欢动两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