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方平道中·其二》
《方平道中·其二》全文
金 / 段克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病怯春衫薄,衰怜葛屦轻。

平芜旧迹,幽鸟变新声

兴与云俱远,心同水共清。

胶胶扰扰回首浮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浮生(fú shēng)的意思:指人生如浮云般短暂而虚幻。

葛屦(gé jù)的意思:比喻贫穷的人家。

回首(huí shǒu)的意思:回顾、回忆过去的事情。

胶胶(jiāo jiāo)的意思:形容声音繁杂、杂乱无章。

旧迹(jiù jì)的意思:指古代的建筑遗迹或历史遗迹。

平芜(píng wú)的意思:形容平坦无阻,平坦无奇。

扰扰(rǎo rǎo)的意思:指连连扰乱、打扰。

新声(xīn shēng)的意思:指新的声音、新的声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方平道上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深沉的哲理和对自然的感悟。

首联“病怯春衫薄,衰怜葛屦轻”,以病弱之身面对轻薄的春衫,以及衰老之躯对轻便葛屦的怜惜,暗示了生命的脆弱与时光的流逝。春衫之薄,不仅指衣物的轻薄,也象征着季节的更迭,生命的短暂。葛屦之轻,则是自然与简朴的象征,与后文的“心同水共清”相呼应,表达了诗人对内心纯净的追求。

颔联“平芜迷旧迹,幽鸟变新声”,通过描写荒草覆盖的平地模糊了过去的痕迹,以及幽静的鸟儿发出的新声,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变化。平芜的“迷”字,既指视觉上的模糊,也暗含了记忆的渐行渐远。幽鸟“变新声”,则预示着新生与变化,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感慨。

颈联“兴与云俱远,心同水共清”,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的心境如同清澈的流水,不受外界纷扰的影响,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清明。而“兴与云俱远”,则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远离尘嚣的精神追求,仿佛与飘渺的云彩一同远去,追求一种超越现实的境界。

尾联“胶胶还扰扰,回首笑浮生”,是对前文情感的总结与反思。在经历了自然界的变迁和个人心境的波动后,诗人意识到世事的纷扰与人生的虚幻。然而,他以微笑的态度面对这一切,似乎在嘲笑生活的无常与自己的渺小,体现了豁达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自我与世界的深刻思考,以及在复杂世态中的超然态度。

作者介绍
段克己

段克己
朝代:金   字:复之   号:遁庵   籍贯:绛州稷山(今山西稷山)   生辰:1196~1254

段克己(1196~1254)金代文学家。字复之,号遁庵,别号菊庄。绛州稷山(今山西稷山)人。早年与弟成己并负才名,赵秉文目之为“二妙”,大书“双飞”二字名其居里。哀宗时与其弟段成己先后中进士,但入仕无门,在山村过着闲居生活。金亡,避乱龙门山中(今山西河津黄河边),时人赞为“儒林标榜”。蒙古汗国时期,与友人遨游山水,结社赋诗,自得其乐。元宪宗四年卒,年五十九。工于词曲,有《遁斋乐府》。
猜你喜欢

和秘书崔少监春日游青龙寺僧院

官清书府足闲时,晓起攀花折柳枝。

九陌城中寻不尽,千峰寺里看相宜。

高人酒味多和药,自古风光只属诗。

见说往来多静者,未知前日更逢谁。

(0)

文宗皇帝挽词三首·其三

龙归攀不得,髯在侍臣边。

彻奠新阡起,登山吉从全。

关河佳气散,夷夏哭声连。

寂寞玄宫闭,朝昏千万年。

(0)

送萧颖士赴东府得草字

天生良史笔,浪迹擅文藻。

中夏授参谋,东夷愿闻道。

行轩玩春日,饯席藉芳草。

幸得师季良,欣留箧笥宝。

(0)

寄题方干处士

山雪照湖水,漾舟湖畔归。

松篁调远籁,台榭发清辉。

野岫分闲径,渔家并掩扉。

暮年诗力在,新句更幽微。

(0)

哭建州李员外频

令终归故里,末岁道如初。

旧友谁为志,清风岂易书。

雨坟生野蕨,乡奠钓江鱼。

独夜吟还泣,前年伴直庐。

(0)

闻无相道人顺世五首·其一

一事不经营,孤峰长老情。

惟餐橡子饼,爱说道君兄。

池藕香狸掘,山神白日行。

又闻行脚也,何处化群生。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