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残月·其二》
《残月·其二》全文
宋 / 寇准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尤]韵

光随春漏细,影共夕烟流。

若近明河没,还疑坠玉钩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春漏(chūn lòu)的意思:形容春天降临时,水源充沛,泉水流出的声音。

明河(míng hé)的意思:指明亮的河流,比喻道路宽广明亮,前途光明。

夕烟(xī yān)的意思:夕阳下的烟雾,比喻事物的消亡或衰落。

玉钩(yù gōu)的意思:指美女的容貌或者美女的姿态。

注释
春漏:古代计时器,漏壶中的水滴代表时间流逝。
夕烟:傍晚的炊烟,代指日暮或黄昏。
明河:明亮的银河,指天上的银河系。
玉钩:月亮或美人的象征,这里可能指月牙或悬挂的装饰品。
翻译
光线随着春天的滴漏渐渐变细
身影与傍晚的炊烟一同流淌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春天夜晚月光与时间流逝的景象。"光随春漏细",形象地写出月光随着春夜的滴漏声逐渐变淡,如同微弱的光线在慢慢消逝,流露出时光荏苒的感觉。"影共夕烟流"进一步描绘月影在傍晚的炊烟中摇曳,与月光相映成趣,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

后两句"若近明河没,还疑坠玉钩"则通过想象,将月亮比作即将沉入银河的明珠,暗示着月亮即将落下,犹如玉制的钓钩沉入水中。诗人以富有诗意的语言,表达了对月落的惋惜和对夜晚静谧美好的留恋。

整体来看,寇准的《残月(其二)》通过对月光、影子和时间的细腻描绘,展现出春夜月色的宁静与流转,寓含了诗人的情感寄托和对自然景色的欣赏。

作者介绍
寇准

寇准
朝代:宋   字:平仲   籍贯: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   生辰:961-1023

寇凖(961年—1023年10月24日),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县,改大名府成安县。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历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后两度入相,一任枢密使,出为使相。乾兴元年(1022年)数被贬谪,终雷州司户参军。天圣元年(1023年),病逝于雷州。
猜你喜欢

春日杂兴集杜句·其一

二月已破三月来,百年多病独登台。

支离东北风尘际,怀抱何时得好开。

(0)

访陶园杨少卿述赠

弦歌三径苦无资,安得家声自太师。

隔世每怀高尚节,名园特取去来辞。

槐柯入梦应先寤,蜗角分争亦竟痴。

我也携书归旧隐,邮筒无惜寄新诗。

(0)

秋日邀社友泛舟

逸老成嘉会,今来又一周。

寒声催落叶,月色近中秋。

感物时应变,劳生事已休。

沧浪歌鼓枻,天地一虚舟。

(0)

与李太仆吴太史小鸿村联句赠张子静

家住小鸿村,双溪绿映门。

地偏城府远,俗俭土风敦。

野烧回春色,渔矶露水痕。

浮槎下秋涧,坏壁上朝暾。

古霅苕相汇,群山弁独尊。

鸡埘连草屋,牛迹绕瓜园。

浅簖寒收蟹,疏篱晓放豚。

乡人分社饭,邻妇借缫盆。

把卷桑阴下,持杯松树根。

闲常开曲径,时或过高轩。

抱膝仍长啸,披襟快一论。

有书君莫上,世已厌多言。

(0)

来阳楼八咏分题四首·其二凭虚槛

缥缈临虚槛,端居最上层。

孤高下无地,著个看云僧。

(0)

次沈履德集古诗韵

休文孙子钱塘住,日日笙歌湖上闻。

花映酒杯邀夜月,山行衣袂湿春云。

逢人倾盖能如故,集古诗成自不群。

知我无聊远相慰,一篇直欲扫千军。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徐勉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