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悲秋·其一》
《悲秋·其一》全文
明 / 祝允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年年吟叹悲秋,心语因循竟未酬。

日似宝珠轻易掷,道如沧海等閒求。

爱憎衮衮千变今古茫茫一丘

老子自怜深兴近,谯将双眼上南楼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爱憎(ài zēng)的意思:指喜欢和厌恶,爱和憎恨。

宝珠(bǎo zhū)的意思:指珍贵的宝物或有价值的东西。

悲秋(bēi qiū)的意思:形容秋天的景色给人带来忧伤、悲痛之感。

沧海(cāng hǎi)的意思:比喻时间的变迁和世事的更迭。

衮衮(gǔn gǔn)的意思:形容声音洪亮、有威严。

今古(jīn gǔ)的意思:今古意为从古至今,表示时间的长久和历史的悠久。

老子(lǎo zi)的意思:指自称,用于自傲、自夸的口气。

茫茫(máng máng)的意思:形容无边无际,没有边界或方向,迷茫无助的状态。

南楼(nán lóu)的意思:指高楼大厦中的南面楼阁,比喻地位高、权势大的人。

年年(nián nián)的意思:每年都;每年一次

千变(qiān biàn)的意思:形容变化多端,变幻莫测。

轻易(qīng yì)的意思:轻而易举;容易做到;不费力气。

一丘(yī qiū)的意思:指数量很少、质量很低的东西。

吟叹(yín tàn)的意思:吟唱并叹息,表示感慨或遗憾。

因循(yīn xún)的意思:指按照旧习惯或固定模式行事,不求创新或改进。

自怜(zì lián)的意思:自己可怜,对自己感到怜悯或同情。

貉一丘(mò yī qiū)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人勾结在一起,共同欺骗或诈骗他人。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祝允明的《悲秋(其一)》,通过对秋天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沉思,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首句“年年吟叹到悲秋”表达了诗人每年秋季都会不由自主地感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次句“心语因循竟未酬”则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愿望或想法未能得到实现的无奈。

“日似宝珠轻易掷,道如沧海等閒求”运用比喻,形容时光如明珠般宝贵却被轻易浪费,而寻求真理的道路却如同大海般深广,难以轻易触及。这两句寓含了诗人对光阴流逝和人生价值的深刻反思。

“爱憎衮衮风千变,今古茫茫貉一丘”进一步描绘了世事变迁,人情冷暖,无论是爱恨情仇还是历史沧桑,在广阔的天地间都显得微不足道,如同同一座山丘下的貉子一般渺小。

最后两句“老子自怜深兴近,谯将双眼上南楼”,诗人以“老子”自称,表达对自己境遇的自嘲,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的期待,希望通过登高望远,让心境得以开阔,寻找生活的真谛。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悲秋这一常见主题,寄寓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与人生哲理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祝允明

祝允明
朝代:明   号:枝山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生辰:1460—1527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猜你喜欢

虎臣伯玄见过待仲贞不至二首·其一

步屧尔能求,清言尽日留。

吏情非骑省,客舍似汀洲。

窗暗残棋雨,关寒乱柝秋。

毋论淹一醉,千载见风流。

(0)

纪梦有引

蓝舆不度涧,咫尺望罗浮。

何意神游远,中原精爽留。

蔬盘嵩阁色,钓艇汝河秋。

绕膝方惊梦,哀歌涕泗流。

(0)

秋日官舍杂咏十二首·其三

萧散从吾好,卑栖免俗猜。

游梁差学赋,入洛敢言才。

牒以求閒上,门因好事开。

抽簪何日去,似恋景夷台。

(0)

秋日官舍杂咏十二首·其一

偶别灌园侣,频从博士徵。

宦情淮上钓,客食岳前僧。

屐屡寻山著,楼曾去国登。

罗含茅舍在,谁道似江陵。

(0)

开元寺阁夜

轻装犹作客,倦疾宿招提。

楼橹临城近,星河傍户低。

孤踪缑氏鹤,残梦汝南鸡。

万事禁愁里,关山况鼓鼙。

(0)

同沈道士登东麓亭望谢公墩

冶城北望尽烟霞,犹有荒墩属谢家。

五十出山君莫诮,中原谈笑净胡沙。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