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踏野桥嘶破板,鸟迷村路立高桅。
- 拼音版原文全文
连 珠 宋 /周 弼 远 望 披 裘 日 几 回 ,可 堪 江 上 暮 寒 催 。云 飞 旷 野 迎 风 断 ,雪 洒 长 滩 夹 雨 来 。马 踏 野 桥 嘶 破 板 ,鸟 迷 村 路 立 高 桅 。暂 须 移 向 疏 篱 泊 ,迁 就 惊 春 一 树 梅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村路(cūn lù)的意思:指偏僻、狭窄的道路或地方。
江上(jiāng shàng)的意思:指在江河上,表示在江河之上或靠近江河的地方。
惊春(jīng chūn)的意思:形容春天来临时,万物苏醒,生机勃勃,给人以惊喜之感。
可堪(kě kān)的意思:值得称赞或夸奖,令人满意
旷野(kuàng yě)的意思:指广阔的田野或荒凉的草地,也可引申为形容人远离繁华、孤独无助的境地。
披裘(pī qiú)的意思:披着毛皮的衣裳。形容装束华丽,但内心卑鄙。
迁就(qiān jiù)的意思:迁就指为了顺应他人的意愿或需要而做出让步或妥协。
迎风(yíng fēng)的意思:顺风而行,迎着风向前进。
远望(yuǎn wàng)的意思:远远地望着远方。
云飞(yún fēi)的意思:形容速度非常快,如同云飞一般。
- 注释
- 披裘:穿着皮衣保暖。
暮寒:傍晚的寒冷。
旷野:空旷的野外。
惊春:惊动春天。
- 翻译
- 遥望披着皮衣的日子已多次,怎能忍受江上傍晚的寒意催促。
云在空旷原野中随风飘散,雪花夹杂着雨水洒落在漫长沙滩。
马儿踏过野桥,马蹄声穿透木板,鸟儿迷失在乡村小路上,栖息在高高的桅杆上。
暂时将船停靠在稀疏篱笆旁,只为避开惊动早春的一树梅花。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行旅图景,诗人以连珠的形式,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旅途中的艰辛与景色之美。首句“远望披裘日几回”,写出诗人长途跋涉,披着皮衣多次远望的情景,流露出旅途的疲惫。次句“可堪江上暮寒催”,进一步渲染了傍晚时分江面的寒冷,加重了行人的不适。
第三、四句“云飞旷野迎风断,雪洒长滩夹雨来”,通过动态的自然景象,描绘出旷野上的云被风吹散,雪花夹杂着雨水洒落在长滩上的画面,显得荒凉而冷寂。第五、六句“马踏野桥嘶破板,鸟迷村路立高桅”,写马匹在寒风中踏过简陋的桥梁,发出嘶鸣,而鸟儿迷失在村庄的路上,只能栖息在高高的桅杆上,形象地刻画了环境的恶劣和生物的无奈。
最后一句“暂须移向疏篱泊,迁就惊春一树梅”,诗人表达了暂时停歇的意愿,希望能找到一处稀疏篱笆旁的避风之处,那里有一树梅花正在绽放,为这严冬带来一丝春意,也暗示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坚韧不屈的精神。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情感深沉,通过连珠的形式,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艰辛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