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仪徵道中联句·其三》
《仪徵道中联句·其三》全文
清 / 范当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舳鲈千里堤防三楚遗营迹未荒。

屡见番船通海国,愁闻岁币出云阳

将军陇右方屯甲,都督江东举觞

我欲绝裾风雨,起看太白正横芒。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堤防(dī fáng)的意思:指防止水流冲毁的河道或水库的建筑物,也用于比喻防范和抵御外来的侵害。

都督(dū du)的意思:都督是指古代中国官员的职务,也用来形容一个地位高、权力大的官员。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海国(hǎi guó)的意思:指海外的国家或地区。

将军(jiāng jūn)的意思:指军队中的高级指挥官,也可用来形容勇敢、有能力的领导者。

江东(jiāng dōng)的意思:指东方地区或者东方人民。

举觞(jǔ shāng)的意思:举起酒杯,祝福和庆祝。

绝裾(jué jū)的意思:指亲近的关系完全断绝。

陇右(lǒng yòu)的意思:指陇西地区,也泛指西北地区。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三楚(sān chǔ)的意思:指愁苦、痛楚、辛酸,形容心情忧愁或痛苦不堪。

通海(tōng hǎi)的意思:通达海内外,广泛传播

欲绝(yù jué)的意思:非常想要,极度渴望

云阳(yún yáng)的意思:指云彩在阳光照射下的美丽景象,比喻事物美好、光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仪徵道中的景象与情感,充满了对历史变迁和现实境遇的感慨。

首联“舳舻千里控堤防,三楚遗营迹未荒”以壮阔的场景开篇,舳舻千里,指船只连绵不绝,控制着堤岸,显示出水路交通的繁忙。三楚遗营,指的是楚地留下的军事遗迹,虽历经岁月,但痕迹尚存,暗示着历史的深远影响。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的对比,营造了一种时空交错的氛围。

颔联“屡见番船通海国,愁闻岁币出云阳”转而聚焦于对外贸易与财政负担。番船通海国,描绘了海上贸易的频繁与繁荣,展现了国家与外界交流的开放姿态。愁闻岁币出云阳,则表达了对朝廷向云阳(可能指边疆或特定地区)支付岁币的担忧与无奈,反映了当时可能存在的边防压力与经济负担。

颈联“将军陇右方屯甲,都督江东漫举觞”则转向对军政官员的描述。将军在陇右(泛指西部地区)驻扎军队,准备应对可能的战事;都督在江东(泛指东部地区)则似乎在举行宴会,显得较为轻松。这一对比,既体现了边防的紧张与内部的相对安宁,也暗示了权力结构与职责分配的复杂性。

尾联“我欲绝裾怅风雨,起看太白正横芒”表达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与思考。绝裾,意为突然离开,此处可能象征诗人内心的决绝与不满。风雨,既是自然现象的描绘,也可能暗喻社会动荡或政治风云。太白,即金星,在这里可能象征着希望或某种指引。诗人起看太白,正横芒,可能是对未来的期待与迷茫并存,也可能是对某种力量或方向的追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展现了仪徵道中的历史、现实与个人情感,以及对国家、社会和未来的深思。

作者介绍
范当世

范当世
朝代:清

范当世(1854~1905))字无错,号肯堂,因排行居一,号伯子。原名铸,字铜士。江苏通州(今南通市)人。清末文学家、诗文名家、桐城派后期作家,也是南通市近代教育的主要倡导者和奠基人之一。光绪时入李鸿章幕府,常相与谈论政事,自负甚高,而终身坎坷。诗多沉郁苍凉之作,著有《范伯子诗文集》。2008年4月16日,“南通范氏诗文世家陈列馆”开馆。
猜你喜欢

如梦令.晓行

红日海东乍吐。消尽千山宿雾。

无数暗栖鸦,历乱林梢飞去。安步。安步。

锦石碧沙江路。

(0)

安乡晓发

缺月尚中天,残星落落悬。

露寒蛙不噪,草暗蝶犹眠。

病怯春衣减,行妨野水连。

老农乘雨过,相并理畬田。

(0)

五溪曲六首·其四

白金如流水,丹砂血色殷。

羌儿急衣食,关市委丘山。

珍异虽云贵,采掇良艰难。

不见乳穴记,戕生犹等閒。

所宝在五谷,远物何足悭。

(0)

度火甲诸小岭

大岭何如小岭多,车如鸟翼倏经过。

千岩万壑穷奇状,阆水蓬山更若何。

(0)

月岩

灵岩象唯月,盈昃巧为妍。

正揭团圆影,旁分上下弦。

龙开厓畔石,日转窍中天。

雕琢须神力,伊谁测帝先。

(0)

平江江边马上作

信马微吟野水边,水光人意静相怜。

祗今吹角归城府,何似持竿入钓船。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