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用子文韵呈李参议彦泽·其二》
《用子文韵呈李参议彦泽·其二》全文
宋 / 员兴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驱车翻盖电非追,有客有客公门驰。

双鸿西至一书堕,五马南边三峡迟。

况值神倾意豁士,无愁岁暮日斜时。

张眸指注乡国,为说两川漏卮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翻盖(fān gài)的意思:翻转盖子,形容事物的变化或转折。

公门(gōng mén)的意思:指官方门庭,也指官员、公务员。

两川(liǎng chuān)的意思:指江苏、浙江两省。

漏卮(lòu zhī)的意思:形容说话不慎重、随意泄露秘密。

南边(nán biān)的意思:指南方,也可指较远的地方。

倾意(qīng yì)的意思:表示对某人或某事情倾注深情、倾心喜爱。

驱车(qū chē)的意思:指乘车前往某地。

三峡(sān xiá)的意思:指一道山峡或河峡,也可比喻险要之地。

岁暮(suì mù)的意思:岁末年底,即将过去的一年。

五马(wǔ mǎ)的意思:指五匹马,比喻力量强大、威势非凡。

无愁(wú chóu)的意思:没有烦恼、无忧无虑

乡国(xiāng guó)的意思:指故乡、祖国。

指注(zhǐ zhù)的意思:指出、注解

至一(zhì yī)的意思:指达到极致,达到最高境界或最完美的状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官场中的一幕,通过生动的场景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官场人物之间的互动与情感交流。

首句“驱车翻盖电非追”,以“电非追”比喻速度之快,形象地描绘了驾车者疾驰的情景,同时也暗示了官场中事务繁忙、时间紧迫的状态。接着,“有客有客公门驰”则点明了场景的中心——官府门前,两位客人在忙碌的官场中匆匆而过,体现了官场生活的紧张与忙碌。

“双鸿西至一书堕,五马南边三峡迟”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双鸿代表两位客人,他们从西而来,却意外遗失了一封信件,这封信可能承载着重要的信息或情感,暗示了官场中信息传递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同时,五马南边三峡迟,则描绘了另一幅画面,五匹马在南方的三峡地区缓慢前行,可能象征着官场中的某些决策或行动因复杂环境而进展缓慢,或是对某些情况的慎重处理。

“况值神倾意豁士,无愁岁暮日斜时”这两句表达了在年末黄昏时分,面对官场的压力和复杂性,人们内心可能会感到释然和轻松,似乎在特定时刻,官场人士能够暂时放下负担,享受片刻的宁静。这里的“神倾意豁士”可能指的是官场人士在特定情境下展现出的豁达和超脱。

最后,“张眸指注话乡国,为说两川犹漏卮”则将话题转向了家乡和国家,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两川犹漏卮”可能暗喻了国家或地方治理上存在的问题或漏洞,提醒着官场人士在追求个人情感满足的同时,也不应忽视国家和地方的实际需要,体现了诗人对社会责任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不仅描绘了官场生活的真实面貌,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官场人物情感世界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作者介绍

员兴宗
朝代:宋

隆州仁寿人,字显道,仕前居九华山,号九华。高宗绍兴二十七年进士。荐除教授。召试,擢著作郎、国史编修、实录检讨官。所上奏议,大抵毅然抗论,指陈时弊。孝宗乾道中,疏劾贵幸,中谗去职,侨居润州而终。多与张栻、陆九渊诸学人书简往复。有《采石战胜录》、《辩言》、《九华集》。
猜你喜欢

述怀

禁里东风觉渐和,背阴残雪果无多。

眼前楚楚蜉蝣羽,心上悠悠击壤歌。

道义无穷须共勉,时光有限莫蹉跎。

遥将佳趣问良友,雁过长空兴若何。

(0)

谒文丞相祠

故宫芳草泣铜人,沧海楼船是紫宸。

赤手欲擎西坠日,丹心誓扫北来尘。

山河万里归元主,庙宇千年祀宋臣。

翘首燕山知几仞,至今高节共嶙峋。

(0)

题青鸟

青鸟自瑶池,来向琼枝息。

清风散好音,旭日耀奇色。

借问蟠桃花,何时重结实。

欲采祝吾亲,团圞跻寿域。

(0)

戏贺俞行之纳宠兼简同舍谢郭二秀才发一笑粲·其三

新花枝胜旧花枝,从此无心念别离。

肯信秦淮今夜月,有人相对数归期。

(0)

写秋林高士图并题

我昔山中日日闲,不因临水即登山。

而今役役风尘里,此趣犹存点染间。

(0)

腊日梁修撰用之以还家初散紫宸朝七字为韵命赋七首·其一

大化无停机,寒暑如循环。

岁华忽云暮,阳和亦已还。

人生百年内,忧喜互相关。

顾匪金石姿,安得长朱颜。

达人会斯理,意与云俱閒。

闻道愧独晚,衰也吾何叹。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张泌 左思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元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