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谢 尊 师 自 南 岳 出 入 京 唐 /齐 己 曾 听 鹿 鸣 逢 世 乱 ,因 披 羽 服 隐 衡 阳 。几 多 事 隔 丹 霄 兴 ,三 十 年 成 两 鬓 霜 。芝 朮 未 甘 销 勇 气 ,风 骚 无 那 激 刚 肠 。中 朝 旧 有 知 音 在 ,可 是 悠 悠 入 帝 乡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鬓霜(bìn shuāng)的意思:指人的头发已经变白,象霜一样在鬓边。形容人年老。
丹霄(dān xiāo)的意思:丹霄指红霞满天,形容晴朗明亮的天空。
帝乡(dì xiāng)的意思:指帝王的故乡,也可指非常美好的地方。
多事(duō shì)的意思:指多事、多事情、多事体,形容人多事、事务繁多。
逢世(féng shì)的意思:指遇到适合的时机或机会。
风骚(fēng sāo)的意思:指某人在言谈举止中表现出的优雅、风度翩翩的气质和风采。
刚肠(gāng cháng)的意思:指人的性格坚强,意志坚定,不畏艰难困苦。
几多(jǐ duō)的意思:表示数量多少不确定,不具体的意思。
可是(kě shì)的意思:表示转折、对比关系,用于引出不同于前面所说的事实、情况或观点。
鹿鸣(lù míng)的意思:指鹿在山林中鸣叫,形容大自然的宁静和和谐。
年成(nián chéng)的意思:年成是指农作物的年度收成或者事业的成就。
三十(sān shí)的意思:指男子到了三十岁时,应该有了自己的事业和立足之地。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无那(wú nà)的意思:没有那么;并非如此
勇气(yǒng qì)的意思:形容雄心壮志,具有无比的勇气和决心。
悠悠(yōu yōu)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漫长。
有知(yǒu zhī)的意思:有知表示有知识、有见识、有智慧。
羽服(yǔ fú)的意思:指以德行高尚、言行端庄为服装,象征高尚的品德和行为。
知音(zhī yīn)的意思:知己,好朋友
芝朮(zhī zhú)的意思:指人才出众、品德高尚,也可形容事物极其珍贵。
中朝(zhōng cháo)的意思:指两国之间的亲密关系,也可表示两国相互支持、相互帮助。
- 翻译
- 曾经听闻鹿鸣之时正逢世间动乱,因此穿上道服隐居在衡阳之地。
多少纷扰之事阻隔了向往仙境的热情,三十年光阴已致两鬓斑白如霜。
虽然服食仙草却仍未放弃昂扬的斗志,风雅诗骚无法抑制我刚直的衷肠。
朝廷之中过去就有了解我的知音存在,但是否就这样悠然地踏入帝王的京城呢?
- 注释
- 曾听:曾经听闻。
鹿鸣:指鹿鸣声,常用来形容太平盛世或象征贤才聚集。
逢:遇到。
世乱:世间动乱。
因:因此。
披:穿上。
羽服:道士或隐士的服装,这里指遁世的装扮。
隐:隐居。
衡阳:地名,这里泛指南方的隐居之地。
几多:多少。
事隔:事情阻隔。
丹霄兴:对仙境或理想境界的向往之情。
三十年:形容时间长久。
成:导致。
两鬓霜:两鬓变白,比喻年老。
芝朮:灵芝和术,均为仙草,比喻修身养性之物。
未甘:不甘心。
销:消磨。
勇气:斗志,勇敢的精神。
风骚:《诗经》中的《国风》与《楚辞》中的《离骚》,代指文学才华,此处也指文人的忧愤。
无那:无奈,没有办法。
激:激发。
刚肠:刚直的性格,坚定的意志。
中朝:朝廷之中。
旧有:以前就存在。
知音:理解自己心意、赏识自己的人。
可是:但是。
悠悠:悠闲自在的样子,这里含犹豫不决之意。
入帝乡:进入帝王所在的京城。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动荡世道中选择隐居的境况,披露了其坚守内心高洁不屈的精神状态。诗人通过对鹿鸣、羽服等象征性的物象的运用,展现了隐士面对乱世所持有的超然态度。
“几多事隔丹霄兴”一句,透露出时光流逝与世事变迁,隐士却仍保持着不染尘俗的心境。"三十年成两鬓霜"则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个人岁月的增长,这种对比强化了隐士坚守初心的决心。
“芝朮未甘销勇气,风骚无那激刚肠”进一步展示了隐士内在的坚韧与不屈之精神,即便是在偏远山林中,他依旧保持着一颗不服输的刚毅之心。"中朝旧有知音在"则表明诗人对于能理解自己境遇的人持有一种深切的怀念。
最后,“可是悠悠入帝乡”一句,既是对隐士最终归宿的一种美好寄托,也体现了诗人对于隐士精神世界的最高赞美。整首诗通过层层递进的笔触,勾勒出了一位不为世事所动、坚守高洁品格的隐士形象。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明月堂
古来禅窟锁岩扃,拂子崔嵬拄杖横。
塔上佛光堂上月,莫言公案不分明。
寄题许州钱相公信美亭
华搆高轩敞,名湖一面分。
星辰居上相,鼓吹燕中军。
山色来嵩室,风光彻汝坟。
杉篁涵晚翠,兰茝荐时薰。
坐啸频乘月,归怀几望云。
迥临黄霸俗,远味仲宣文。
万户方开国,三阶复致君。
斯亭比棠树,千载颂清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