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颂古十九首·其三》
《颂古十九首·其三》全文
宋 / 释慧晖   形式: 偈颂  押[侵]韵

不是风幡不是心,衲僧自强锥针。

岩房雨过昏烟静,卧听凉风生竹林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是(bú shì)的意思:表示否定、不属实或不符合实际

风生(fēng shēng)的意思:形容人才出众,风度翩翩,举止优雅。

风幡(fēng fān)的意思:风吹动的旗帜,比喻人或事物随风摇摆不定。

凉风(liáng fēng)的意思:指清凉的风,也用来形容事物的情况好转。

衲僧(nà sēng)的意思:指出家修行的僧人,也用来形容人过分拘谨、拘泥于一些细节,不知变通。

僧徒(sēng tú)的意思:指僧人和弟子,也指师徒关系。

岩房(yán fáng)的意思:指坚固的房子或建筑物。

竹林(zhú lín)的意思:指隐居山林、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自强(zì qiá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不断努力自强,不停止追求进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僧释慧晖的《颂古十九首》中的第三首。诗人以日常禅修生活为题材,通过描绘禅院雨后的宁静景象,表达了内心的清寂与对自然的感悟。

"不是风幡不是心",这句寓言式的话语,暗示了禅宗中关于"风动幡动,心动幡动"的公案,强调心境的平静,超越对外物的直接感知,认识到心不动则万物皆不动的禅理。

"衲僧徒自强锥针",衲僧指的是穿衲衣的僧人,这里借指修行者。"强锥针"暗指修行者自我磨砺,如同锥子和针一样坚韧不拔,不断精进。

"岩房雨过昏烟静",描绘了禅房在雨后显得格外宁静,只有淡淡的炊烟升起,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

"卧听凉风生竹林",诗人静静地躺着,聆听竹林间传来的凉风,进一步强化了禅院的寂静与内心的平和。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通过日常生活场景,展现了禅修者的内心世界,体现了禅宗追求的心境空灵与内在力量。

作者介绍

释慧晖
朝代:宋

慧晖(一○九七~一一八三),号自得,俗姓张,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幼依澄照、道凝,年十二出家。年二十扣真歇禅师于长芦。返里谒宏智禅师。高宗绍兴七年(一一三七),开法补陀寺,徙万寿寺、吉祥寺、雪窦寺。孝宗淳熙三年(一一七六),敕补临安府净慈寺。七年,退归雪窦寺。十年卒,年八十七。为青原下十四世,天童正觉禅师法嗣。有宋了广编《自得慧晖禅师语录》六卷,收入《续藏经》。《嘉泰普灯录》卷一三、《五灯会元》卷一四有传。 慧晖诗,以辑自《语录》者编为一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猜你喜欢

朝中措·其二

堂成开宴日无空。景占四时中。

画栋翚飞星汉,雕阑锁断花风。

薰人和气,清谈四坐,雅量千钟。

早晚催归天仗,往来还记溪翁。

(0)

平黎锡宴

圣主当年重武文,柳营韬略孰同群。

名播中外扬三殿,威遏鲸鲵震六军。

宴锡九重恩浩荡,醉酣三爵坐氤氲。

何人缓带当樽俎,彝鼎重看勒巨勋。

(0)

扇子诗·其八

月下九九仙,云间七七泉。

唤起吹箫子,跨鹤飞上天。

(0)

扇子诗·其三十一

八尺藤床六月天,林间风露饱鸣蝉。

手挥如意葛巾堕,谁诵黄庭惊昼眠。

(0)

少年游

江国陆郎封寄后,独自冠群芳。

折时雪里,带时灯下,香面讶争光。

而今不怕吹羌管,一任更繁霜。

玳筵赏处,玉纤整后,犹胜岭头香。

(0)

寄八十五侄

把玩新诗病眼开,家风端有谪仙才。

祗应鱼蟹留人住,肯为溪山唤我来。

客舍更堪秋乍入,鬓毛无柰老相催。

重阳共醉滕王阁,此观人间亦伟哉。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