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夜坐月偶成四首·其三》
《秋夜坐月偶成四首·其三》全文
明 / 罗万杰   形式: 六言诗  押[尤]韵

兀坐蒲团一个,啜馀茗粥七瓯。

竹色偏宜静夜,松声最喜清秋。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茗粥(míng zhōu)的意思:茗粥是指清香的茶和美味的粥,比喻品味高雅、文化修养深厚的人。

偏宜(piān yí)的意思:偏向适宜,倾向适当。

蒲团(pú tuán)的意思:指坐垫、座垫,也比喻坐得稳当、安稳。

松声(sōng shēng)的意思:指松树风吹时发出的声音,比喻文人雅士的吟咏声音。

兀坐(wù zuò)的意思:形容坐得笔直、不动。

一个(yí gè)的意思:指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即一个人的言论和行为。

竹色(zhú sè)的意思:指竹子的颜色,也用来形容竹子的形态和品质。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于秋夜月下独自静坐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内心之静。

首句“兀坐蒲团一个”,生动地刻画了诗人盘腿而坐的姿态,一个“兀”字,既表现了坐姿的随意自在,也暗示了内心的超然独立。接着,“啜馀茗粥七瓯”,描述了诗人饮茶吃粥的日常小憩,七瓯之数,虽非精确计量,却也体现了生活的闲适与满足。

“竹色偏宜静夜”,竹子在夜晚的光影中更显幽静与清雅,诗人以“偏宜”二字,表达了对竹子在特定环境下的独特美感的欣赏。最后,“松声最喜清秋”,松树在秋风中发出的声响,给诗人带来了愉悦与欢欣,尤其是“最喜”二字,强调了诗人对这一自然景象的喜爱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秋夜月下竹、松等自然元素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高洁的意境,反映了诗人追求内心平和、亲近自然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罗万杰
朝代:明

罗万杰(一六一三 — 一六八〇),字贞卿,号庸庵。揭阳人。明思宗崇祯七年(一六三四)进士。初官行人,两奉使册封吉、荆二藩。十三年,召对,给笔札,问修练储备四事,侃侃陈利弊,切中时艰,擢吏部主事,转验封员外郎。甲申之变,会南都迎立,徵拜副都御史。闻马士英、阮大铖用权,辞不出,矢志岩壑,结庐于埔阳之双髻峰,草衣蔬食,与樵牧高僧为侣。林居三十年,足迹不入城市。晚号樵子,乡人私谥曰文节先生。有《瞻六堂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八有传。
猜你喜欢

课儿联·其六四九

旧堂寻广雅;贤傅叹文襄。

(0)

课儿联·其六一四

孤舟开浩荡;十载极萧疏。

(0)

课儿联·其五九一

豆棚才小雨;药灶正初烟。

(0)

课儿联·其五六二

神授江淹笔;奚携李贺囊。

(0)

课儿联·其五四八

永夜看红烛;同心赠宝刀。

(0)

课儿联·其五二四

英雄怜病马;忠直笑寒蝉。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