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深六七寻,山高四五里。
《严陵·其一》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邃的溪流与巍峨的山峦,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壮丽的自然景观。袁宏道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山水画卷。
“溪深六七寻,山高四五里。” 开篇即以数字入诗,形象地展现了溪流之深与山峰之高,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寻,古代长度单位,相当于八尺,这里用来形容溪流的深度,既直观又富有诗意。山的高度则以里为单位,四里和五里的描述,不仅突出了山的高耸,也暗示了行进的艰难。
“纵有百尺钩,岂能到潭底。” 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溪流的描绘,将视线聚焦于溪底的潭水。百尺钩,比喻钓具的长,用来形容潭水之深,无法触及底部。通过这一细节,诗人巧妙地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同时也暗示了探索未知世界的困难与挑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袁宏道以简洁的语言,传达出丰富的意境,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与哲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水调歌头.踏青
上巳春晖丽,匝路转香车。
恰见秋千巷陌,人影绣旗遮。
行到小桥幽处,一带朱门水户,春在那人家。
斗草隔墙女,笑脸映桃花。溪流碧,村树绿,绕平沙。
昼长人倦,慢敲僧院觅新茶。
吟罢岳阳霁景,望断谢桥烟色,归路斜阳斜。
十里淡黄柳,和月乱栖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