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路入西郊,新霜著鬓毛。
野静狐狸出,天寒雁鹄高。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赶路的情景,展现了旅途中的艰辛与思亲之情。首句"晓路入西郊",点明时间是黎明时分,诗人踏上前往西郊的道路。"新霜著鬓毛",通过秋霜沾染白发,暗示了诗人年龄的增长和旅途的劳顿。
"贫交借羸马",表现出诗人经济上的困顿,只能向朋友借来一匹瘦弱的马作为交通工具。"慈母授征袍",则流露出对母亲深深的感激,她亲手缝制衣物,为远行的儿子增添温暖。
"野静狐狸出,天寒雁鹄高",通过描绘野外的寂静和大雁高飞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荒凉和天气的寒冷,也寓含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故乡的思念。
最后两句"艰难忆亲旧,清泪渍平皋",直抒胸臆,表达了在艰难旅途中对亲朋旧友的深深怀念,以及因思乡之情而落下的泪水打湿了原野的画面,感人至深。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途的艰辛,情感真挚,富有画面感,体现了诗人对亲情和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