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沈谏议召游湖,不赴,明日得双莲于北山下,作一绝持献沈,既见和,又别作一首,因用其韵·其二》
《沈谏议召游湖,不赴,明日得双莲于北山下,作一绝持献沈,既见和,又别作一首,因用其韵·其二》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书行捧缕金笺乐府应歌《相府莲》。

莫忘今年花发处,西湖西畔北山前。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北山(běi shān)的意思:北山指的是北方山岭,比喻高山或偏僻的地方。

金笺(jīn jiān)的意思:金质的笺纸,指重要的文书或信件。

今年(jīn nián)的意思:指当前这一年,即指现在或最近的一年。

乐府(yuè fǔ)的意思:指古代宫廷中负责作乐、歌咏的官署,也泛指古代作乐、歌咏的集体或地方。现在用来形容歌咏或作诗的地方。

缕金(lǚ jīn)的意思:指一丝金线或金属丝,比喻微小而珍贵的东西。

书行(shū xíng)的意思:指读书的行为,也指读书的成果。

西湖(xī hú)的意思:西湖是中国浙江省杭州市的一座著名湖泊,因其美丽的风景而被称为“人间天堂”。西湖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美丽的景色或令人心醉的环境。

相府(xiāng fǔ)的意思:相府指的是官员的家庭或住所。

诏书(zhào shū)的意思:指君主或上级颁发的公文,也泛指上级的指示或命令。

注释
诏书:皇帝的命令或文书。
行:行走,这里指传递。
捧:双手捧着。
缕金笺:用金线装饰的纸张,形容贵重。
乐府:古代音乐机构,也指宫廷音乐。
歌:演奏。
《相府莲》:可能是曲名,可能与莲花或相府有关。
莫忘:不要忘记。
今年:今年的。
花发:花开。
处:地方。
西湖:著名的杭州湖泊。
西畔:湖的西岸。
北山:西湖附近的山脉。
前:前面。
翻译
诏书上写着金光闪闪的纸张,宫廷乐队应该演奏的是《相府莲》这首曲子。
不要忘了今年花开的地方,就在西湖西边的北山之前。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作品,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对友情的珍视。开篇“诏书行捧缕金笺,乐府应歌《相府莲》”两句,便设定了一个庄重而又不失优雅的场景,似乎可以听到古代官府中传递信息的声音,以及伴随着乐曲响起的《相府莲》的旋律。这里的“诏书”和“乐府”都显示出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崇与运用。

接着,“莫忘今年花发处,西湖西畔北山前”两句,则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了自然景色。在这里,诗人通过“莫忘”的呼吁,使得整个画面变得更加生动和情感化。西湖的美丽与北山的壮观,不仅是自然风光的展示,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映射。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意境深远,每一个字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可以看出苏轼先生在创作时的心境与情感流露,是对友人沈谏议的一种精神上的交流和礼赞。这不仅是一首诗,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个缩影。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谢吕敬夫红牙管歌

铁心道人吹铁笛,大雷怒裂龙门石。

沧江一夜风雨湍,水族千头啸悲激。

楼头阿泰聚双蛾,手持紫檀不敢歌。

吕家律吕惨不和,换以红牙尺八之冰柯。

五丝同心结龙首,曾把昭阳玉人手。

只今流落已百年,不省愁中折杨柳。

道人吹春哀北征,宫人斜上草青青。

吴儿木石悍不惊,泰娘苦独多春情,为君清泪滴红冰。

(0)

王左辖席上夜宴

银烛光残午夜过,凤笙龙管杂鸣鼍。

佩符新赐连珠虎,觞令严行卷白波。

南国遗音誇壮士,西蛮小队舞《天魔》。

醉归不怕金吾禁,门外一声吹簸罗。

(0)

嬉春体四绝·其二

水暖鸳鸳渡,风寒燕燕楼。

桃根与桃叶,都在曲江头。

(0)

宫词十二首·其十二

蛾眉矉处不胜秋,长带芙蓉小苑愁。

肯为君王通一笑,羽书烽火误诸侯。

(0)

又追和虞奎章韵四首·其四

赋罢仙人萼绿华,金声玉色众中夸。

归来世上空尘土,云白江清月满沙。

(0)

追和柯丹丘所藏坡翁诗帖五首·其二

红入两颧春意满,翠笼双袖晓寒尖。

虽知别后情难识,也觉愁中醉易添。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刘孝威 蒋捷 罗适 钟惺 王羲之 张俞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