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阳 春 曲 ·笔 头 风 月 时 时 元 /姚 燧 笔 头 风 月 时 时 过 ,眼 底 儿 曹 渐 渐 多 。有 人 问 我 事 如 何 ,人 海 阔 ,无 日 不 风 波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笔头(bǐ tóu)的意思:指写文章或书法时的笔尖或笔锋。
风月(fēng yuè)的意思:风月是指风景和月亮,常用来形容美好的自然景色或良好的人文环境,也可以表示男女之间的浪漫情愫。
风波(fēng bō)的意思:指风和波浪,比喻社会上的动荡和纷争。
渐渐(jiàn jiàn)的意思:逐渐地,慢慢地
人海(rén hǎi)的意思:人海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多如海的场景或情况。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时时(shí shí)的意思:不断、一直、时常
头风(tóu fēng)的意思:指在某个群体中排名第一,引领潮流,成为风向标。
无日(wú rì)的意思:没有一天;每天都
眼底(yǎn dǐ)的意思:指深藏在心底的感受、情感或意思。
有人(yǒu rén)的意思:表示某个地方有人存在,或某个事件有人参与、有人知道。
- 注释2
风月:笔下描绘的清风明月。
儿曹:小儿辈,指晚辈的青年。
人海阔:指人事纷纭复杂。
风波:喻人事的复杂和仕途的艰险。
- 译文
- 吟风咏月的笔墨生涯匆匆流过,眼底下儿孙小辈日渐增多。有人问我人事如何。人海无边的辽阔,没有一天没有风波。
- 赏析
“笔头风月时时过,眼底儿曹渐渐多”,随着笔下的风花雪月一年一年地消逝,跟前的儿女子孙也一个一个多了起来。时光荏苒,转眼间诗人已到暮年,儿孙满堂。这两句是明显的对句,无论从词性、句子的结构,还是平仄搭配上看都对仗工整,而且构思巧妙,前句从多说到少,后句从少说到多。
前面两句以平常的口吻、简单的文字描绘了一幅宁静、恬淡的生活景象,实际上是为后面的“无日不风波”做铺垫。平静的背后潜藏着跌宕起伏的“风波”,这种情绪上的反差,正是作者别出心裁的设计。
“有人问我事如何”一句以设问引起转折,问的是仕途的命运,家事的前途,从上面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转为对广阔人生的思考。最后两句“人海阔,无日不风波”是对设问句的回答,同时也是他对一生仕途生活的总结。人海茫茫,社会广阔,人事纷争,无时无刻不是在各种“惊涛骇浪”中颠簸,随时可能身陷危机,这一略显消极的总结体现出作者对现实的不满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