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家斗有馀,而常啬于升。
吾道自至富,吾道自不贫。
百岁(bǎi suì)的意思:形容人长寿,活到一百岁。
不足(bù zú)的意思:不值得惊奇或不足以引起注意
不瞑(bù míng)的意思:不愿看到、不忍目睹
长叹(cháng tàn)的意思:长时间地叹息、叹气,表示悲伤、失望或无奈的心情。
驰驱(chí qū)的意思:形容快速奔驰、迅速行动。
憧憧(chōng chōng)的意思:形容人们向往追求美好事物的心情。
愁魔(chóu mó)的意思:指内心忧愁的情绪像魔鬼一样折磨人。
富贵(fù guì)的意思:指财富和地位的富裕和高贵。
浩气(hào qì)的意思:形容气势雄浑、志向远大。
何时(hé shí)的意思:何时表示询问时间,问什么时候。
何论(hé lùn)的意思:何论意味着“为什么要讨论”或者“毫无疑问”。它常常用来表示某事情是不需要争论或者怀疑的。
假物(jiǎ wù)的意思:指伪造的物品或虚假的事物。
贫家(pín jiā)的意思:指家境贫穷,贫困的家庭。
青云(qīng yún)的意思:指人的前途或成就非凡,超越常人,得到高位或高官厚禄。
荣公(róng gōng)的意思:指受到众人尊敬、敬仰的公众人物。
三事(sān shì)的意思:指同时发生的三个重要的事情。
吾道(wú dào)的意思:指自己的道理、原则、信仰等。也表示坚持自己的主张,不受他人影响。
无所(wú suǒ)的意思:没有任何地方
无可(wú kě)的意思:表示无法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无法改变现状的无奈之情。
以此(yǐ cǐ)的意思:以此意为根据这个,以这个为依据。
一何(yī hé)的意思:表示程度或数量之大,常用于修饰形容词或动词。
知足(zhī zú)的意思:知道满足,知道知足常乐。
至乐(zhì lè)的意思:极度快乐、无比幸福的状态。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曹于汴的《感怀六首(其六)》,通过对比贫富之间的心理状态,探讨了人生的价值与快乐的本质。
首句“贫家斗有馀,而常啬于升”描绘了贫穷家庭虽有微小的富余,却总是对每一升粮食都吝啬不舍的情景,反映了物质匮乏时人们内心的紧缩与节俭。接着,“富贵千不足,万亿何时盈”则从另一个极端出发,指出即使拥有千金万贯,仍感不足,财富似乎永远没有尽头,表达了对财富无止境追求的讽刺。
“驰驱百岁间,憧憧撼心膺”描述了人在一生中不断奔波劳碌,内心充满了不安与焦虑。最后,“临去犹长叹,亦或目不瞑”写出了人在即将离开人世时的遗憾与不甘,表现了对生命短暂与未尽之愿的感慨。
“愁魔一何强,以此竟死生”揭示了愁苦与欲望的强大,它们贯穿了人的整个生命历程,直至生命的终结。接下来,“谁能殄此魔,浩气排青云”表达了诗人对于摆脱愁苦与欲望束缚的渴望,希望借助浩然正气冲破云霄,达到心灵的自由与解脱。
“吾道自至富,吾道自不贫”强调了精神层面的富足与满足,认为真正的富足并非物质上的充裕,而是内心的平和与知足。“不缘知足乐,不足复何论”进一步阐述了知足常乐的道理,认为只有懂得满足,才能真正享受到生活的乐趣。
“荣公乐三事,假物以自歆”借用了古代荣公的故事,说明真正的快乐来自于内心的满足而非外在的物质享受。“至乐无所假,至乐无可寻”则总结了快乐的本质,即真正的快乐无需借助外物,也无法被寻找,它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是一种内在的体验。
整首诗通过对比贫富、探讨人生价值与快乐的本质,表达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精神富足的向往。
谁解朝衣作隐沦,遂初予亦早抽身。
生涯总付杯中物,烟景长供世外人。
白鸟不惊青雀舫,绿波偏照紫纶巾。
镜湖万顷嫌归晚,未许风流属季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