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松辟为门,前见青山横。
今将往见之,先已耳目醒。
春归(chūn guī)的意思:春天回来了。
耳目(ěr mù)的意思:指消息传达的渠道或途径。
纷纷(fēn fēn)的意思:形容事物多而杂乱,众多的样子
归林(guī lín)的意思:指回归自然,返璞归真
何所(hé suǒ)的意思:指不知道在何处或不知道如何处理问题或情况。
蓬瀛(péng yíng)的意思:形容山水美丽、仙境般的景色。
坡陀(pō tuó)的意思:形容事物高低不平或不稳定。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泉石(quán shí)的意思:指真实可靠的朋友或忠诚的人。
日出(rì chū)的意思:太阳从地平线升起,代表新的一天开始。
殊庭(shū tíng)的意思:指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环境和待遇。
宛转(wǎn zhuǎn)的意思:形容言辞或文章的转折婉转、曲折动人。
仙客(xiān kè)的意思:指仙人或神仙来访,形容客人非常尊贵。
相接(xiāng jiē)的意思:相连,接触
行当(háng dɑng)的意思:行当是指职业、工作或行业。
一尘(yī chén)的意思:指非常干净、纯净,没有一点杂质或污垢。也可以形容人的心灵纯净,没有被世俗的诱惑所腐蚀。
有情(yǒu qíng)的意思:指有感情、有情义。
正觉(zhèng jué)的意思:指正直、清醒的觉悟和认识。
咫尺(zhǐ chǐ)的意思:指距离非常近,形容事物或人之间的距离极短。
直截(zhí jié)的意思:直截了当,毫不拐弯抹角。
紫微(zǐ wēi)的意思:指天文学中的紫微星,也用来比喻权势显赫的人。
此诗描绘了诗人出城至太平途中所见的自然美景与内心的向往之情。首句“两松辟为门”以松树比作门户,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观景象,也预示着旅程的开始。接着“前见青山横”,青山横卧于前方,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象征着旅途中的障碍与挑战。
“坡陀若相接,宛转疑有情”两句,运用拟人手法,赋予山岭以情感,仿佛它们在相互依偎、交流,营造了一种和谐而生动的氛围。随后,“日出鸟呼乐,春归林翠明”描绘了日出时分,鸟儿欢鸣,春天的绿意盎然,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表达了诗人对美好自然的赞美和向往。
“问我何所往,行当造殊庭”则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追求与目标,他即将前往一个特别的地方,或许是一个精神上的殿堂,或者是与高尚人物相会的场所。这种追求超越了物质层面,指向了心灵的净化与提升。
“紫微有仙客,住在泉石清”一句,进一步渲染了神秘而高雅的氛围,暗示诗人将要遇见的是一位超凡脱俗的仙人,居住在清澈的泉水与岩石之间,体现了对理想人格的向往。
“咫尺久不觌,渺如隔蓬瀛”表达了诗人与理想境界之间的距离虽近,但因种种原因未能相见的遗憾与渴望。最后,“今将往见之,先已耳目醒”表明诗人即将实现这一愿望,内心已经为之振奋,准备迎接新的精神觉醒。
“愿闻直截义,庶使正觉成”表达了诗人对于真理与智慧的渴求,希望从这次会面中获得直接而深刻的启示,以促进内心的正觉,即真正的觉悟与理解。
“纷纷焉足道,无使一尘生”则是诗人对世间纷扰的淡然态度,认为这些琐事不足以扰乱内心的平静,表达了对纯净心灵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邃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对精神追求的执着以及对纯净心灵的渴望,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