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风义(fēng yì)的意思:指言行举止符合社会风尚,符合道义准则。
高山(gāo shān)的意思:高大的山峰,喻指高度、水平、境界等方面达到极点。
归赵(guī zhào)的意思:指人回到故乡或原来的地方。
流水(liú shuǐ)的意思:形容水流不断、源源不绝的样子,也用来比喻事物连续不断、不停地发生。
磨崖(mó yá)的意思:指通过长时间的摩擦、磨砺,使岩石变得光滑平整。
前月(qián yuè)的意思:指上个月,表示时间的流逝。
峭壁(qiào bì)的意思:指陡峭的山壁,也用来形容形势险要或难以逾越的困境。
三绝(sān jué)的意思:指某一领域中最为出色、独一无二的三个人或事物。
颂鲁(sòng lǔ)的意思:颂扬、赞美鲁迅的精神和作品。
堂前(táng qián)的意思:指在家庭中堂屋前面,也指在家庭中的重要场合。
万古(wàn gǔ)的意思:指永远、永久、万世不变。
义概(yì gài)的意思:指言辞、文辞的意义和大意。
英风(yīng fēng)的意思:指英勇的气概和风采,形容人的风度或事物的风味有一种英俊、威武之感。
云烟(yún yān)的意思:指烟雾缭绕的样子,比喻事物隐约不清、虚幻不实。
赵璧(zhào bì)的意思:形容人的才华、品德超群,独一无二。
中原(zhōng yuán)的意思:指中国北方地区的中心,也泛指中心地带。
中兴(zhōng xīng)的意思:指国家、民族或组织在困难时期经历挫折后重新崛起,兴盛发展的意思。
流水高山(liú shuǐ gāo shān)的意思:比喻事物的特点或状况连续不断、层次丰富,形容景物或事物的变化多样、丰富多彩。
- 翻译
- 元翁创作赞歌,鲁公书法如峭壁云烟,千年流传。
三绝堂前,月光映照碧绿,两峰亭下,草木生长似乎带着哀伤。
英雄的风范和高尚的情操尚有人记得,但高山流水般的知音又有谁知?
即使让中原重归赵国的美玉,也要在石崖上刻写下复兴的碑文。
- 注释
- 元翁:指元代某位翁姓作者。
鲁公:可能指宋代书法家颜真卿,因其封爵为鲁郡公。
峭壁云烟:形容书法笔力雄劲,如峭壁上的云烟般飘逸。
垂:流传。
三绝堂:可能指某个名胜古迹或书房。
月浸碧:月光照亮的碧绿色景致。
两峰亭:可能是有两座山峰的亭子。
悲:哀伤,这里可能象征历史沧桑。
英风义概:英雄的气概和高尚的节义。
存者:尚存于世的人。
流水高山:比喻知音难觅,出自《列子·汤问》。
会:理解,领会。
中原:古代中国中部地区。
赵璧:比喻珍贵的物品或人才。
磨崖:石崖上。
中兴碑:记载国家复兴事迹的碑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古寺的幽静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文化传承的赞美之情。"元翁作颂鲁公书"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的崇敬与怀念,而"峭壁云烟万古垂"则形象地描绘出一种超脱尘世、历久弥新的意境。
"三绝堂前月浸碧,两峰亭下草生悲"这两句诗,则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一种静谧而又带有淡淡哀愁的情感。这里的"三绝堂"、"两峰亭"都是实指,也隐喻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沉淀。
接着的"英风义概有存者,流水高山谁会之"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文化精髓的追寻与思考,以及对那些能够理解和传承这些精神的人的赞叹。
最后两句"便使中原归赵璧,磨崖再勒中兴碑"则是诗人通过历史人物的举例,表达了对于国家安定、文化复兴的美好愿望,以及对那些能够致力于此并留下痕迹的人物的敬意。整首诗语言质朴而不失深邃,情感丰富而又蕴含哲理,是一篇颇有古典韵味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桃花菊
秋声振窾木,槁叶随飞蓬。
起视篱下华,灼灼夭桃容。
天公等儿戏,小草发纤秾。
乍疑武陵源,秦人傥再逢。
又如灵云老,禅机投剑锋。
畴昔粪土广,靖节吾所宗。
不然荐坠露,三闾挹遐踪。
吕令载黄花,鞠裳表其衷。
浊醪乱眼缬,衰颜暂时红。
肯效玄都吟,葵麦摇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