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朝时期的一场庆祝宴会上的情景,通过宴会的盛况和对老人们的尊敬,展现了当时社会对老年人的关怀与重视。
首句“□东旧馆列华筵”,描绘了宴会的地点——旧馆中铺陈着华丽的宴席,暗示了这场宴会的隆重与奢华。接着,“多少翁媪尽至前”,点明了参加宴会的主要是老年人,体现了对他们的尊重与邀请。
“但愿省刑兼薄殓”一句,表达了诗人及宴会组织者的心愿,即希望减少刑罚,减轻赋税,让民众生活更加安宁富足。这反映了古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社会公正与民生福祉的深切关注。
“熙熙得遂燕毛天”中的“熙熙”形容了人们在宴会上的欢乐气氛,“遂燕毛”则表达了老年人能够享受晚年生活的愿望,“天”在这里象征着上天或命运,整体表达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老年人幸福晚年的祝愿。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清代社会对老年人的尊崇与关怀,也体现了文人士大夫对于社会公正与民生福祉的追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潘士方建昌
军垒近仙山,麻源第三谷。
灵运诗亦存,鲁公记可读。
幸时无寇攘,闲日望云木。
傥见西王母,白麟如白鹿。
来寻鸟爪人,神光生石屋。
无念痒背搔,还恐罹怒扑。
学道我未成,鍊气不饱腹。
安得羽翼生,下上同黄鹄。
送君想君游,星斗坛边竹。
送萧秘校
比从江南来,又从江南去。
孤舟随雁群,晚泊定何处。
霜橙可为齑,冰鲙思下箸。
此兴吾不知,薄言聊所慕。
送江西转运冯广渊学士
五月江南行,南风江恶溯。
乘潮虽有信,不过湓城去。
船经香炉峰,峰前须暂住。
三年少尹劳,始得看瀑布。
到官未必闲,举察忧财赋。
回思庐山傍,尘土已生虑。
尚存滕王阁,无忘一登顾。
送宁国军宰崔寺丞移临安
六月畏岭险,乃陟川程迂。
遥看云中雁,不乱江上凫。
鱼网离飞鸿,我邑望何殊。
鳞方怀其剖,鸟反值以刳。
为言等王民,岂限楚与吴。
是维见恋慕,作诗赠路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