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陈郎中重使西域次曾学士子棨韵六首·其二》
《送陈郎中重使西域次曾学士子棨韵六首·其二》全文
明 / 李昌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

□□□□□斋磬,山鸟衔花落石床

涧底风回喧地籁,岩前日出散天光

俗尘不染祇园士,坐学无生与世忘。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地籁(dì lài)的意思:指地下的声音,比喻隐藏的才能或者隐秘的力量。

前日(qián rì)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一天,特指前一天或前几天。

日出(rì chū)的意思:太阳从地平线升起,代表新的一天开始。

石床(shí chuáng)的意思:指人在石头上睡觉,形容艰苦的生活环境。

俗尘(sú chén)的意思:指尘世间的世俗之事,也表示凡俗、尘世间的琐碎事物。

天光(tiān guāng)的意思:指天空的光亮,也可引申为指天亮的时候。

无生(wú shēng)的意思:指没有出生或没有生命,也可指没有生活情趣或没有生气。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山林隐逸图景。首句以空缺的形式暗示了环境的清幽,可能是山间的静谧或禅院的寂寥。第二句可能描述了友人陈郎中即将再次踏上西域之旅,但具体情境未详。第三句提到斋磬声悠扬,可能是僧人在修行时的诵经声,增添了禅意。第四句写山鸟衔花,自然之美与禅寺的宁静相融合。

第五句“涧底风回喧地籁”描绘了山涧风声,如同大自然的交响乐,地籁回荡,显得空灵而深远。最后一句“岩前日出散天光”则展示了壮丽的日出景象,光芒洒满岩前,象征着希望和新的开始。诗人借此表达了对陈郎中的祝福,同时也寄寓了自己超脱世俗,追求无生之境的心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禅修氛围,寓含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超然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李昌祺

李昌祺
朝代:明   字:昌祺   号:侨庵   籍贯:白衣山   生辰:1376~1452

李昌祺(1376~1452)明代小说家。名祯,字昌祺、一字维卿,以字行世,号侨庵、白衣山人、运甓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永乐二年进士,官至广西布政使,为官清厉刚正,救灾恤贫,官声甚好。且才华富赡,学识渊博,诗集有《运甓漫稿》,又仿瞿佑《剪灯新话》作《剪灯余话》。 
猜你喜欢

次东山偶忆兰溪渔者

东鲁行车雨雪飞,偶怀閒客钓鱼矶。

二伦情谊心相合,十载穷通命每违。

不审役形当世事,何如拭目看时机。

首阳今日无人问,也任夷齐采尽薇。

(0)

示众

妄谈般若妄谈宗,误引群聋学我聋。

夙契心源形实相,事随世理显虚空。

人因有执机皆塞,物为无情道尽通。

可是个中真的处,太阳西去水流东。

(0)

金山杂诗·其一

享尽清闲卖尽颠,两年未算草鞋钱。

残书破砚参堂去,我是穷酸杜撰禅。

(0)

答和李晴川宗伯见赠原韵

半生多愧一无能,况是云堂退院僧。

花径得閒仍自扫,诗坛相望几人登。

但教心地明如月,何碍头衔冷似冰。

曾制荷觞邀竹醉,名山风雨话传镫。

面壁能参文字禅,一花一石总清妍。

法云珍重开初地,香火终须赖后贤。

自有洞天藏白鹿,本来居士属青莲。

投桃报李吾何敢,且结三生未了缘。

(0)

秋日过宝轮寺沛霖

契阔高禅久,今朝诣竹林。

门回秋水远,径折白云深。

自得定中趣,因成物外吟。

夕阳发归兴,何日再相寻。

(0)

松亭药根两上人集桐柏轩用襄阳游景空寺韵

犬吠秋阴夕,细听人扣关。

雨驱残暑去,秋放小庭闲。

诗思碧梧外,客怀红蓼閒。

荒厨有烟火,煮茗话空山。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